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豆蔻藿香汤

豆蔻藿香汤

药方名称豆蔻藿香汤

处方藿香叶1分,桂花1分,甘松1分,陈皮(去白)5两,干姜(炮)5两,川芎2两,白芷2两,白术2两,益智1两,肉豆蔻1两,缩砂仁1两,人参1两,红豆1两半,茯苓(去皮)1两半,官桂1两半,五灵脂1两半,枇杷叶1两半,芍药1两半,苍术(净炒)半斤,甘草(炒)5两半,桔梗2两半,当归3两(焙),木香半两,厚朴(姜制)4两半。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脾胃诸虚百损,气血劳伤,阳气久衰,下寒阴汗,中脘停痰,心腹痞闷,疼痛呕哕,减食困倦,泄泻肠滑,因病虚损,正气不复,妇人月信不匀,产后产前诸病,一切阴盛阳虚之证。

用法用量每服2钱,浓煎生姜枣汤调下,食前,日进2服;或姜、枣同煎,和滓服亦妙。

摘录《医方类聚》卷八十九引《施圆端效方》

猜你喜欢

  • 菊花汤

    《圣济总录》卷十六:菊花汤药方名称菊花汤处方甘菊花(去梗)细辛(去苗、叶)各15克防风(去叉)前胡(去芦头)茯神(去木)白术麻黄(去根、节)各30克 芎藭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各22克制法上九味

  • 四物补肝散

    药方名称四物补肝散处方熟地黄(焙干)60克 香附子(酒制)川芎白芍(酒洗,炒)当归身(酒洗,炒)夏枯草各24克甘草1.2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功能主治养血补肝。治妇人产后血虚,肝火上升,眼目涩痛,午后至

  • 耳底油

    药方名称耳底油别名治耳油处方核桃仁油2钱(炼),冰片2分,麝香1分。制法先将冰片、麝香研极细,与核桃油和匀。功能主治消炎止痛,除湿解毒。主耳内生疮,流脓流水,肿痛作痒。用法用量治耳油(《全国中药成药处

  • 加减人参黄耆汤

    药方名称加减人参黄耆汤处方人参黄耆汤加芍药(醋炒)、牡蛎粉、禹余粮。功能主治妇女赤白带下。带下虚滑之证。摘录方出《医统》卷八十三,名见《医部全录》卷三九八

  • 古墨霜

    药方名称古墨霜处方灯心炭4两,柿霜饼16两,冰片6钱。制法上为细末,过罗装瓶、大瓶1钱6分,小瓶8分。功能主治清胃热,祛火。主胃火上攻,口舌生疮,糜烂肿疼。用法用量用凉开水蘸药少许抹患处。摘录《北京市

  • 地肤子丸

    《圣惠》卷三十:地肤子丸药方名称地肤子丸处方地肤子半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柏子仁3分,蕤仁半两(去皮),决明子3分,甜瓜子半两,青葙子半两,白蒺藜3分(微炒,去刺),茺蔚子半两,蓝子3分,菟丝

  • 开明汤

    药方名称开明汤处方羌活、白芷、荆芥、防风、菊花、川芎、生地、黄芩、当归尾、蔓荆子、草决明、薄荷、灯心、生姜。功能主治目疾,时气风热,眼昏红肿者。用法用量《眼科阐微》本方用:草决明(炒,研)、防风、荆芥

  • 附子建中汤

    《易简》:附子建中汤药方名称附子建中汤处方附子3分,官桂3分,白芍药1两半,甘草半两。功能主治或吐或泻,状如霍乱,及冒涉湿寒,贼风入腹,拘急切痛。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

  • 小儿四症丸

    药方名称小儿四症丸处方广木香6克 苏叶45克陈皮厚朴(姜制)藿香白术(麸炒)茯苓(去皮)炒麦芽炒苍术各30克 花粉泽泻山揸猪苓制半夏各22.5克白芷桔梗滑石砂仁各15克神曲(麸炒)22.5克制法上药十

  • 桂苓散

    《名家方选》:桂苓散药方名称桂苓散处方芍药30钱,茯苓30钱,当归15钱,干姜10钱,桂心10钱,甘草5钱。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心腹动悸,诸药不效者。用法用量每服1钱,白汤送下,日2夜1。摘录《名家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