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荆三棱散

荆三棱散

《卫生总微》卷十七:荆三棱散

药方名称荆三棱散

处方三棱(炮)、斑猫(去足并翅)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疝气偏坠,一大一小。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米饮调下。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七

普济方》卷一七一:荆三棱散

药方名称荆三棱散

处方三棱(煨,锉)2两,蓬莪术(煨,锉)2两,益智(去皮,炒)半两,缩砂仁半两,槟榔(锉)半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丁香半两,姜黄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积聚,心腹胀满,醋心,呕吐冷痰,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钱,沸汤点服,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一七一

普济方》卷三四九:荆三棱散

药方名称荆三棱散

处方三棱1两,熟地黄1两,鳖甲1两,桂心3分,当归3分,桃仁3分,川芎半两,牡丹皮半两,刘寄奴半两,赤芍药半两,大黄(炒)、牛膝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产后积血不散,结聚成块,或时寒热,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大盏,加姜黄3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四九

普济方》卷一七二:荆三棱散

药方名称荆三棱散

处方三棱1两(煨,锉),桂心3分,丁香半分,益智3分(去皮),木香5钱,大腹皮1两(锉),前胡1两(去芦),白术2分,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干姜半两(炮裂,锉),蓬莪术2分,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微炒),青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赤茯苓1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积聚气,脾胃虚弱,不能化谷,及宿食不消,腹胁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食前稍热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七二

猜你喜欢

  • 荆沥涂洗方

    药方名称荆沥涂洗方处方荆条1把。制法上烧,沥汁。功能主治瘑疮。用法用量涂敷疮上,1日3-5次。即愈。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四

  • 加味通气汤

    药方名称加味通气汤处方茴香、乌药、当归、芍药、香附、山楂子、陈皮、茯苓、白术、延胡索、吴茱萸、槟榔、泽泻、木香、甘草。功能主治产后小腹及腰疼,甚则肛门窘迫不可忍。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摘录《产科发蒙》卷

  • 八将擒王散

    《疡科遗编》卷下:八将擒王散药方名称八将擒王散处方天龙4条,全蝎7个,甲片2钱,儿茶1钱,蝉蜕1钱(去砂),雄精1钱5分,冰片3分,麝香2分。制法上为末,用麻黄煎浓汁收药阴干,再研贮瓶,勿泄气。功能主

  • 干姜酒

    药方名称干姜酒处方干姜3两。功能主治卒乏气,气不复报,肩息,老人冷气逆,心痛结,举动不得。用法用量本方用法,《养老奉亲》:干姜末半两,清酒六合,温酒热,即下姜末投酒中,顿服之。摘录方出《肘后方》卷三,

  • 葛根汁

    药方名称葛根汁处方生葛根(切去皮,木臼内捣取自然汁1大盏),蜜2大匙。功能主治消渴烦躁,狂乱,皮肤干燥。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葛根汤”。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三,名见《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 行气下乳汤

    药方名称行气下乳汤处方生地当归川芎各3克白术(土炒)茯苓各1.8克 制香附陈皮红花各1.5克穿山甲3片(炒)木香0.6克功能主治治气血郁滞,产后缺乳。用法用量水、酒各半,煎服。摘录《梅氏验方新编》

  • 增损柴胡汤

    药方名称增损柴胡汤处方北柴胡人参甘草半夏陈皮川芎白芍药各等分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产后虚羸,寒热如疟,食少腹胀。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35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2枚,煎至22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 甘寒补气汤

    药方名称甘寒补气汤处方人参1钱,麦冬1钱,黄耆(蜜炙)1钱2分,白芍1钱(酒炒),甘草(炙)7分,生地黄2钱,牡丹皮8分,淡竹叶(鲜者,取汁少许,更炒干者)7分。功能主治中寒服药后,诸证尽除,但经络间

  • 巨胜七子丸

    药方名称巨胜七子丸处方甘菊花3两,旋覆花3两,吴白正3两,白茯苓3两,牛膝3两,覆盆子3两半(炒),旱莲子1两半。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益髭发,变白为黑;益脉补下元。主白发;一切

  • 滴金丸

    药方名称滴金丸处方雄黄半钱,麝香半钱,白矾3钱。制法上为细末,粟米饭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小儿虫动心腹痛。用法用量每服5丸,煎苦楝汤送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