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紫菀七味汤

紫菀七味汤

药方名称紫菀七味汤

处方紫菀1.5克五味子3克 桂心6克麻黄8克(去节)杏仁9克(去皮、尖,碎)干姜8克甘草6克(炙)

制法上药切碎。

功能主治温肺化痰,止咳平喘。治咳嗽。

用法用量以水900毫升,煎取300毫升,去滓,分三次温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海藻、菘莱,生葱、蒜、面、腥腻。

摘录外台秘要》卷九引《小品方

猜你喜欢

  • 补气运脾汤

    《证治准绳·类方》卷三引《统旨》:补气运脾汤药方名称补气运脾汤处方人参6克白术9克橘红茯苓各4.5克黄耆3克(蜜炙)砂仁2.4克甘草1.2克功能主治主中气不运之噎塞。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生姜1片

  • 椒附散

    《普济本事方》卷二:椒附散药方名称椒附散处方大附子18克(炮,去皮、脐,研细)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肾气上攻,项背不能转侧。用法用量每次6克,加好川椒20粒,用白面填满,再用水300毫升,加生姜7片

  • 苓术丸

    药方名称苓术丸处方苍术(米泔浸,秋冬7日,春夏3日,去皮,切作片子,焙干,为末)3斤,白茯苓(去黑皮,为末)2斤,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为末)1斤。制法上药拌和匀,用蜜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

  • 连翘败毒散

    《古今医鉴》卷十五:连翘败毒散药方名称连翘败毒散处方柴胡羌活桔梗金银花连翘防风荆芥薄荷叶川芎独活前胡白茯苓甘草枳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散痈肿。治痈疽、疔疮、乳痈,及一切无名肿毒,初期憎寒壮热,头痛拘急

  • 长肉散

    药方名称长肉散处方黄连1两(去须),槟榔1两,木香1两,麒麟血半两,密陀僧1两(细研)。功能主治止痛,干疮,长肉。主从高坠损有疮口者。用法用量上为细散。于疮口上薄敷之。摘录《圣惠》卷六十七

  • 化痧宝花丸

    药方名称化痧宝花丸处方郁金2两,细辛2两,降香5两,荆芥6两。功能主治暑湿感凉,寒热凝滞,食水搏郁,痧毒闭闷,神势昏乱。用法用量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重2钱。每服1丸,清茶送下。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义

  • 过关散

    药方名称过关散处方山栀子仁1分,车前子1分,木通1分,甘草1分,瞿麦1分,赤茯苓1分,人参1分,滑石1分,大黄1钱,萹蓄半两(取嫩枝叶)。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通心经。主婴孩斑疮、水痘,心躁发渴,及小便

  • 吹药应效方

    药方名称吹药应效方处方西牛黄5厘(另研),指爪甲5厘(瓦上焙黄,男女互用),上廉珠3分(腐制,研细),青黛6分,龙脑片2厘(研),壁窠20个(墙上者,瓦上焙黄),象牙屑3分(瓦上焙黄,研末)。制法上为

  • 加味瓜蒂散

    药方名称加味瓜蒂散处方白茅根1两,芦根1两,瓜蒂1个。功能主治食河豚中毒。用法用量水煎服。必大吐,吐后必愈。摘录《疡医大全》卷三十九

  • 地榆丹

    药方名称地榆丹别名他榆丸处方地榆(炙,锉)1分,黄连1分,干蓝叶1分,川升麻1两,川楝子半两,苦楝根半两。制法上为细末,软饭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消毒止痢。主小儿蛊痢。肠中蓄毒,下血如豆汁,或诸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