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益母草流浸膏

益母草流浸膏

药方名称益母草流浸膏

来源为益母草制成的流浸膏。

性状为棕褐色的液体;味微苦。

炮制取益母草1000g,切碎,加水煎煮三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约500ml,放冷,加入等量的乙醇,搅匀,静置,沉淀,滤过。滤渣用45%乙醇洗涤,洗液与滤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放冷,滤过,调整乙醇量至规定浓度,并使总体积为1000ml,静置,俟澄清,滤过,即得。

功能主治调理月经,子宫收缩药。用于月经不调及产后子宫出血,子宫复原不全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10ml,一日15~30ml。

注意孕妇禁用。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茂香散

    药方名称茂香散处方天台乌药、三棱(煨)、蓬茂(煨)、川当归(去芦)、荆芥穗、天麻、桂心(不见火)、延胡索、厚朴(姜汁制.炒)、附子(炮.去皮.脐),各一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妇人血风脏气,头目昏

  • 海藻浸酒

    药方名称海藻浸酒处方海藻(洗去咸)3两,赤茯苓(去黑皮)3两,防风(去叉)3两,独活(去芦头)3两,附子(炮裂,去皮脐)3两,白术3两,鬼箭(去茎用羽)2两,当归(切,焙)2两,大黄(锉,醋炒)4两。

  • 茯菟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茯菟丸药方名称茯菟丸处方菟丝子150克 白茯苓90克 石莲子(去壳)60克制法上为细末,酒煮(一本用山药180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养心补肾,固精止遗。治心肾俱虚,

  • 塌气丸

    药方名称塌气丸处方胡椒30克 蝎尾(去毒)15克 (一方有木香3克)制法上为细末,面丸如粟米大。功能主治温中行气。治寒气郁结,虚胀腹大,手足冷厥,面青气急。用法用量每服5~20丸,陈米饮下,不拘时。备

  • 葶苈膏

    《圣济总录》卷一三三:葶苈膏药方名称葶苈膏处方葶苈1两,蜣螂(干者)5枚,马衔虫(干者)5枚,蝉壳(炙)5枚,斑蝥(炒)5枚,麝香(细研)1钱。制法上为末,炼蜜和为膏。功能主治一切疮久冷。用法用量以故

  • 金莲散

    《幼幼新书》卷二十引东方先生方:金莲散药方名称金莲散处方白矾(枯者)2钱,故棕榈1两,新绵1两,男子乱发1分。制法上3味烧灰,入矾研匀。功能主治嗽喘,涎盛吐红,气息渐乏。用法用量每服1钱,麝香汤调下。

  • 金粟散

    药方名称金粟散处方白术1两,芍药(赤者)1两,川芎1两,当归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肺热。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入粟米100粒,大枣1枚,同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摘录《鸡峰》卷二十五

  • 固肾启脾丸

    药方名称固肾启脾丸处方白术8两,茯苓4两,补骨脂4两,杜仲4两,肉果2两,五味子2两,粟壳2两,肉桂1两,吴茱萸1两。制法上药醋调,炒米粉糊为丸。功能主治脾肾之元气两虚,或水无土以蓄泄,而有泄泻肿胀之

  • 加减左归饮

    《疬科全书》:加减左归饮药方名称加减左归饮处方熟地3钱,萸肉3钱,枸杞3钱,茯苓3钱,广陈皮3钱,山药2钱,半夏2钱,三七1钱,炙甘草1钱,郁金钱半。功能主治瘰疬由内伤咳嗽日久而来者,名伤肺疬。用法用

  • 推广干葛汤

    药方名称推广干葛汤处方干葛 山栀 豆豉枳实甘草各9克功能主治治酒疸,身发热,口渴。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症因脉治》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