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导宁纯阳丹

导宁纯阳丹

药方名称导宁纯阳丹

处方苍术(米泔浸3日,再换净水浸洗,切,晒干,以青盐水浸1宿)4两,莲肉(好者,酒浸一宿)4两,上用大公猪肚1个,壁土揉洗净,纳入前2味,以线密封,用无灰酒煮烂取起,入石臼中捣烂,捏成小饼,烘干,研为细末。南星4两(净,切细,以姜汁1小盏浸1宿,以灶心土同炒,取土不用),大半夏4两(汤泡去涎,晒干为末,以好醋浸7日蒸熟,不麻为度),橘皮4两(锉,灶心土炒),谷芽(炒)1两,厚朴1两,白术1两,麦芽(炒)1两,甘草1两,人参1两,茯苓1两,白豆蔻1两,三棱1两,莪术1两,缩砂1两,荜澄茄1两,木香半两,丁香半两,沉香半两,粟米4两(姜汁浸,炒)。

制法上为末,稀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真元虚损,心肾不安,精神耗散,脾土湿败,不能化食,所食五味之物,不成精液,乃成痰涎,聚于中脘,不能传导,以致大肠燥涩,小便反多而赤;或时呕吐酸水,久或翻胃结肠。

用法用量每服60-70丸,空心米饮送下。

摘录《济阳纲目》卷十二

猜你喜欢

  • 滴眼汤

    药方名称滴眼汤处方秦皮半两,升麻半两,黄连半两。制法上锉细。功能主治内障不见物,由病后不慎酒、面、炙煿五辛所致者。用法用量水2升,煎至1升,绵包着头温汤,滴入眼中,频频用之。摘录《伤寒总病论》卷三

  • 青葙子丸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青葙子丸药方名称青葙子丸处方青葙子甜瓜子仁菟丝子(酒浸三日,曝干,别杵为末)白蒺藜(微炒,去刺)面曲(炒令微黄)乌梅丸(微炒)棒心 蔓菁子决明子牡荆子茺蔚子枸杞子萤火虫(微炒,

  • 瓜矾散

    药方名称瓜矾散别名瓜蒂甘遂丸处方瓜蒂4钱,甘遂1钱,白矾(枯)5分,螺壳(煅)5分,草乌尖5分。制法上为末,用真麻油调令软硬得所,旋丸如鼻孔大。功能主治鼻痔。用法用量瓜蒂甘遂丸(《明医指掌》卷八)。摘

  • 干颓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册:干颓汤药方名称干颓汤处方生箭耆150克当归3O克 甘枸杞果30克 净杭萸肉30克 生滴乳香9克 生明没药9克 真鹿角胶18克(捣碎)功能主治治肢体痿废,或偏枯,脉象极微细无力者

  • 灵功饮

    药方名称灵功饮处方当归8分,黄连8分,川芎8分,人参3分,广木香6分,枳壳6分,滑石6分,槟榔6分,甘草1分。功能主治痧后痢疾。用法用量加灯心30茎,水煎,食前温服。摘录《玉案》卷六

  • 二十四制清宁丸

    药方名称二十四制清宁丸处方锦纹大黄(酒拌,蒸3日,晒干)、鲜桑叶、鲜侧柏叶、鲜桃叶、鲜槐树叶。功能主治脏腑积热,湿热秽毒,眼目赤肿,郁热头痛,咽痛牙痛,口鼻热疮,食积腹痛,湿热黄疸,痢疾初起,里急后重

  • 双黄连口服液

    药方名称双黄连口服液处方金银花375g黄芩375g连翘750g性状为棕红色的澄清液体;味甜,微苦。炮制以上三味,黄芩切片,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各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并在8

  • 桂枝柴胡汤

    药方名称桂枝柴胡汤处方桂枝柴胡功能主治治寒疟。寒伤少阳,寒多热少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 姜糖饮

    《儿科证治简要》:姜糖饮药方名称姜糖饮处方生姜3~5片 红糖3~6克功能主治温中散寒,暖血益胃。治不乳症。先天虚寒或后天为寒邪所伤,致脾阳不振,运化失职,出生后二三日内不吮乳,面色灰暗或微青,四肢发凉

  • 茯苓钟乳丸

    药方名称茯苓钟乳丸处方白茯苓(去黑皮)2两,黄耆(锉)2两,枳壳(去瓤,麸炒)2两,蛇床子2两,炼成钟乳粉6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半,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半,人参1两半,石斛(去根)1两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