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青龙汤

大青龙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大青龙汤

药方名称大青龙汤

处方麻黄(去节)、石膏,各三钱。杏仁(去皮尖)、甘草(炙)、桂枝,各一钱。大枣五个,生姜一钱半。

功能主治伤寒头痛发热,恶寒无汗,燥烦,六脉浮紧。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伤寒论》:大青龙汤

药方名称大青龙汤

处方麻黄12克(去节)桂枝4克(去皮)甘草5克(炙)杏仁6克(去皮、尖)生姜9克(切)大枣10枚(擘)石膏20克(碎)

功能主治发汗解表,清热除烦。主外感风寒,兼有里热,恶寒发热,身疼痛,无汗烦躁,脉浮紧3亦治溢饮,见上述症状而兼喘咳面浮者。

用法用量上七味,用水900毫升,先煮麻黄,减200毫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300毫升,去滓,温服100毫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恶风烦躁,不得眠。

备注本方是以麻黄汤加重麻黄甘草的用量再加石膏生姜大枣所组成。麻黄汤功能发汗解表,本方加重麻黄则发汗解表之力更强;增加石膏清内热,除烦躁;倍甘草,加姜、枣,是和中气,调营卫,助汗源。诸药合用,共奏发汗解表,清热除烦之功。

摘录伤寒论

猜你喜欢

  • 补脾黄耆丸

    药方名称补脾黄耆丸别名黄耆丸处方黄耆1两(锉),石斛1两(去根),五味子3分,肉桂1两半(去粗皮),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肉苁蓉1两(以酒浸,去瓤皮),诃黎勒2两(煨,用皮),益智子1两(去皮),

  • 阿胶煮散

    药方名称阿胶煮散处方阿胶1两,大芎1两,人参1两,白术1两,五味子1两,麦门冬1两,当归1两,茯苓1两,黄耆1两,续断1两,干地黄1两,甘草半两。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妇人宫脏百病。用法用量每剂8铢。

  • 翻气丸

    药方名称翻气丸处方雄黄白矾枯矾大黄黄土面粉各9克制法共为细末,用花椒15克煎水,加生脂油9克,合丸如弹子大,晒干。功能主治主妇人阴内生疮作痒,身发寒热,头目眩晕,四肢无力,心慌心跳,久则目盲致死。用法

  • 妇女养营丸

    药方名称妇女养营丸处方熟地黄8两,二泉胶8两,香附(制)8两,全当归4两,黄耆4两,杜仲4两,于术5两,茯苓3两,白芍药3两,砂仁2两,川芎2两,陈皮2两,益母膏2两,艾绒(炒)2两,甘草(炙)1两。

  • 北地太守酒

    药方名称北地太守酒处方乌头4两,甘草4两,芎藭4两,黄芩4两,桂心4两,藜芦4两,附子4两,白蔹6两,桔梗6两,半夏6两,柏子仁6两,前胡6两,麦门冬6两。制法用7月曲10斤,秫米1斛,如酝酒法。(口

  • 桔梗杏仁煎

    药方名称桔梗杏仁煎处方桔梗杏仁甘草各3克阿胶银花麦冬百合夏枯草连翘各6克 贝母9克枳壳4.5克 红藤9克功能主治治咳嗽吐脓,痰中带血,或胸膈隐痛,将成肺痈者。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

  • 涤痔散

    药方名称涤痔散处方白矾末半两。功能主治脉痔,下部如虫啮,痒痛出血。用法用量上1味,取小便3升,入矾末,乘热洗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二

  • 秤锤酒

    药方名称秤锤酒处方铁秤锤1枚(斧头铁杵亦得),酒1升。功能主治产后血瘕,儿枕痛。用法用量烧秤锤令赤,投酒中,良久去锤,量力服。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三八引《食医心鉴》

  • 五味子散

    《太平圣惠方》卷六:五味子散药方名称五味子散处方五味子30克白石英30克(细研)钟乳粉30克 桂心30克桑根白皮30克(锉)紫菀22克(去苗土)紫苏子30克(微炒)麦门冬30克(去心)陈橘皮45克(汤

  • 加减二陈汤

    《医学发明》卷六:加减二陈汤药方名称加减二陈汤处方丁香30克半夏橘红各150克茯苓90克 炙甘草45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痰饮为患,或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发为寒热,或因食生冷,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