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二陈汤

加减二陈汤

医学发明》卷六:加减二陈汤

药方名称加减二陈汤

处方丁香30克半夏橘红各150克茯苓90克 炙甘草4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痰饮为患,或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发为寒热,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者。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7片、乌梅1个,煎至130毫升,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治痞疾,加草豆蔻45克,面裹烧熟用。

摘录医学发明》卷六

寿世保元》卷三:加减二陈汤

药方名称加减二陈汤

处方橘红(去白)1钱,半夏(制)1钱半,白茯苓(去皮)1钱,贝母1钱半,枳实(炒)1钱,白术(去芦)1钱2分,连翘5分,黄芩(酒炒)1钱,防风(去芦)5分,天花粉7分,香附(童便炒)1钱,甘草3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痰火气逆。

用法用量生姜3片,水煎,温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方出《丹溪心法》卷四,名见《保命歌括》卷十五:加减二陈汤

药方名称加减二陈汤

处方苍术1钱半,半夏1钱,南星1钱,白术1钱,酒芩(炒)1钱,香附1钱,陈皮半钱,茯苓半钱,威灵仙3钱,甘草少许(一方加羌活1钱)。

功能主治上焦湿热痰横行经络,手臂痛。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作1服。加生姜2-3片,水煎服。

摘录方出《丹溪心法》卷四,名见《保命歌括》卷十五

《东医宝鉴·内景篇》卷二引《必用》:加减二陈汤

药方名称加减二陈汤

处方橘红(以盐水浸,焙)1钱2分,枳实1钱,黄芩(炒)1钱,白术9分,贝母(炒)9分,香附9分,白茯苓7分,天花粉(盐水炒)7分,防风5分,连翘5分,甘草3分。

功能主治老痰、燥痰、热痰。

用法用量上作1贴。水煎服。

摘录《东医宝鉴·内景篇》卷二引《必用》

《医部全录》卷三二○:加减二陈汤

药方名称加减二陈汤

处方陈皮半夏茯苓甘草枳实麦门冬竹茹、炒黄连、炒山栀、人参白术当归、辰砂、乌梅竹沥

功能主治痰因火动,心苦时跳时止。

用法用量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调辰砂末服。

摘录《医部全录》卷三二○

《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加减二陈汤

药方名称加减二陈汤

处方陈皮1钱,苍术8分,茯苓1钱,甘草2分,白术4分,枳壳7分,枳实3分,桔梗5钱,紫苏3分,薄荷2钱,香附7分,菖蒲1钱,荆芥6分,木通4分,川芎1钱,麦门冬5分。

功能主治痰、火、气。

用法用量用水2盏,加生姜3片,煎至8分服。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

《育婴秘诀》:加减二陈汤

药方名称加减二陈汤

处方陈皮(去白)、半夏(洗)、白茯苓附子(童便浸)、木香川芎、小茴(炒)各等分,甘草减半。

功能主治小儿气疝,性急多哭,卵肿痛连小腹。

用法用量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育婴秘诀》

《济阳纲目》卷七十六引朱丹溪方:加减二陈汤

药方名称加减二陈汤

处方陈皮(去白)、半夏(洗泡7次)、白茯苓甘草(炙)、枳实(麸炒)、橘核栀子(炒)、山楂各等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七疝。

用法用量水煎,入生姜汁,热辣饮之。

瘀血作痛,加玄胡索、桃仁泥;气作痛,加木香茴香、楝实等;六脉沉细,手足厥冷,加附子干姜肉桂;睾丸痛甚,加荔枝核、乳香没药,均为细末,调入本方煎内,或另用顺流水调服;木肾肿大如升斗,去甘草,加海藻昆布荔枝核、茴香、川楝,均为末,顺流水调服,或作丸子。

摘录《济阳纲目》卷七十六引朱丹溪方

寿世保元》卷三:加减二陈汤

药方名称加减二陈汤

处方陈皮2钱,半夏(姜炒)2钱,白茯苓(去皮)3钱,甘草8分,人参2钱,白术1钱5分,竹茹2钱,砂仁8分,山栀3钱,麦冬(去心)1钱。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呕哕痰涎。

用法用量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徐徐温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济阳纲目》卷三十八:加减二陈汤

药方名称加减二陈汤

处方陈皮(去白)1钱,半夏1钱,白茯苓1钱,苍术(泔浸,炒)1钱,白术1钱,猪苓1钱,泽泻1钱,山栀子(炒)1钱,麦门冬(去心)1钱,黄芩(炒)1钱。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水肿。

用法用量水煎服。

腹胀,加厚朴;泻,加肉豆蔻诃子;喘急,加桑白皮杏仁;气壅,加香附;食积,加山楂麦芽;阳水便秘,加甘遂少许;阴水气弱,加人参;风肿,加羌活防风白芷;夏月,加香薷;寒月,加姜、桂;气肿,加萝卜子、枳壳;血肿,加当归、芍药;痰,加贝母;上肿,加紫苏;下肿,加防己木瓜;阴囊肿,加小茴香木香;外肾如石,引胁痛,加巴戟;又太阳肿证,加藁本赤小豆;少阳,加芫花雄黄木通;阳明,加茯苓椒目;太阴,加甘遂葶苈;少阴,加泽泻连翘、巴戟;厥阴,加大戟吴茱萸

摘录《济阳纲目》卷三十八

胎产秘书》卷上:加减二陈汤

药方名称加减二陈汤

处方枯芩2钱,川连1钱,橘红1钱,川贝1钱,茯苓1钱,桑皮1钱,前胡7分,枳壳8分,甘草5分,瓜蒌1钱。

功能主治妊娠子嗽痰喘,因火乘肺金者。

摘录胎产秘书》卷上

《幼科直言》卷四:加减二陈汤

药方名称加减二陈汤

处方陈皮半夏(制)、山楂肉、枳壳柴胡神曲(炒)、木香

功能主治小儿伤食吐,或伤乳吐,或腹痛手足心发热,或作嗳气,或呕酸水,或作渴唇红。

用法用量生姜1片为引。

摘录《幼科直言》卷四

《医学探骊集》卷四:加减二陈汤

药方名称加减二陈汤

处方半夏3钱,广陈皮3钱,紫菀3钱,诃子3钱,桔梗2钱,牛蒡子3钱,五味子1钱,炮姜2钱,甘草2钱。

功能主治咳嗽,脉象沉紧者。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各家论述此方以半夏为君,半夏炙熟,乃温和之品,亦止嗽之圣药,惟有中寒者用之最宜;佐以诃子、牛子、紫菀桔梗能温胃化痰,五味子益肾,炮姜温中,陈皮开胃,甘草和脾。此剂纯用温和之药,益胃强脾,脾健而痰自愈矣。

摘录《医学探骊集》卷四

《保命歌括》卷十五引朱丹溪方:加减二陈汤

药方名称加减二陈汤

处方二陈汤加苍术、南星、黄芩(酒洗)、羌活、姜汁、竹沥

功能主治白虎历节风,因痰因湿体肥者。

用法用量气虚,加人参黄耆;血虚,加当归川芎白芷

摘录《保命歌括》卷十五引朱丹溪方

《医钞类编》卷五引朱丹溪方:加减二陈汤

药方名称加减二陈汤

处方半夏陈皮茯苓甘草黄芩(酒洗)、羌活红花

功能主治痰客太阳经,项强不能转侧。

用法用量生姜,水煎服。

摘录《医钞类编》卷五引朱丹溪方

猜你喜欢

  • 辟瘟丸

    药方名称辟瘟丸处方玄参(炒)5两,苍术(炒)3两,芎?(炒)1两,白芷(炒)1两,羌活(去芦头,生用)1两,甘草(炙,锉)1两,乌头(炮裂,去皮脐)1两,安息香1分,龙脑半钱,麝香半钱(研)。制法上药

  • 梨汁饼子

    药方名称梨汁饼子处方朱砂(别研)2钱,粉霜(别研)2钱,马牙消(别研)2钱,水银2钱,硫黄2钱(与水银结砂子),牛黄(别研)半钱,龙脑(别研)半钱,麝香(别研)半钱,铁粉半两(别研),天南星2两(为末

  • 红玉铤子

    药方名称红玉铤子处方砒霜1块(皂龟子大),黄丹(煅过)少许,鲁土2钱。制法上为细末,糊饼和作剂子。功能主治一切牙疳。用法用量方中黄丹、鲁土用量原缺,据《普济方》补。摘录《宣明论》卷十五

  • 金铃子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金铃子丸药方名称金铃子丸处方金铃子(去核,炒)120克益智仁葫芦巴(炒)石菖蒲破故纸(炒)茴香(炒)巴戟(去心)各60克木香白茯苓(去皮)陈皮(去白)各30克制法上药为末,酒

  • 柴胡加豉汤

    药方名称柴胡加豉汤处方小柴胡汤加淡豆豉。功能主治愈后,劳感复病。摘录《医级》卷七

  • 抗感颗粒

    药方名称抗感颗粒处方金银花210g赤芍210g 绵马贯众70g性状为黄棕色的颗粒;味甜、微苦。炮制以上三味,加水煎煮两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250ml,加乙醇至含醇量达50%,

  • 四兽饮

    药方名称四兽饮处方半夏(汤洗去滑)茯苓人参草果陈皮甘草乌梅肉白术生姜枣子各等分制法上为锉散,盐少许,腌食顷,厚皮纸襄,水浸湿,慢火煨香熟,焙干。功能主治和胃化痰,治疟。治五脏气虚,喜怒不节,劳逸兼并,

  • 参竹汤

    药方名称参竹汤处方麦冬、人参、竹叶、甘草、半夏、小麦、粳米、陈皮、生姜。功能主治睡中稍闻人声响动,即惊而不寐者,此胆虚之极。或迅雷所惊,抽掣。摘录《幼科发挥》卷四

  • 降痰除积汤

    药方名称降痰除积汤处方茯神1钱半,半夏1钱半,胆星1钱半,陈皮1钱半,槟榔1钱半,枣仁1钱半,厚朴1钱半,阿魏1钱半,菖蒲1钱,元参1钱,知母2钱,甘草8分,真牛黄3分(擂碎兑服)。功能主治酒伤肾,发

  • 鸡屎矾散

    药方名称鸡屎矾散处方鸡屎矾3分,火煎茶3分,龙牙草3分。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阴肿满。用法用量以鸡子清调涂肿处,每日换2次。摘录《圣惠》卷四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