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黑顶卷柏

黑顶卷柏

药材名称黑顶卷柏

拼音Hēi Dǐnɡ Juǎn Bǎi

英文名Blacktop Spikemoss

别名红骨草、马尾草、百叶草、鸡脚草

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

来源药材基源:为卷柏科植物黑顶卷柏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laginella picta A.Br.ex Bak.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约30-60cm。主茎直立,干后顶部变黑色。叶为整齐的二回羽状,羽片长圆状披针形,长约15cm,顶端尾状;小羽片通常单生,长约2.5-5cm,开展,接近;侧叶密接,长圆状披针形,镰刀状,先端钝头,长约4mm,宽约1.5mm,鲜绿色,不具缘毛,近有柄,基部上侧楔形,下侧圆形,叶缘近全缘;中叶斜长圆形,长1.5-2mm,宽0.5mm,顶端近尾尖,上面呈灰白色。孢子囊穗着生于小羽片先端,四棱形,呈长尾状,长6-12mm,直径约1.5mm;孢子叶卵形,具尾尖,主脉隆起,呈龙骨状。孢子囊圆肾形,大孢子囊生在囊穗下部,小孢子囊生于囊穗上部。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密林下的阴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淡;涩;平

归经入肺、胃、大肠三经

功能主治凉血解毒;止痛。主麻疹;痢疾;咳血;吐血;外伤出血;胸痛;胃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理,研末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淡,涩、性平。有凉血止血、消炎止痛、舒筋活络的功能。用于咳血、吐血、胃疼、痢疾、跌打损伤及外伤出血等症。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慈竹箨

    《中药大辞典》:慈竹箨药材名称慈竹箨拼音Cí Zhú Tuò别名慈竹笋壳(《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出处《纲目》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箨。功能主治①《纲目》:"治小

  • 绿结鸡骨

    《中药大辞典》:绿结鸡骨药材名称绿结鸡骨拼音Lǜ Jié Jī Gǔ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杜鹃科动物褐翅鸦鹃的骨。性味甘咸,微温。功能主治强筋壮骨。治风湿骨痛,趺打伤积。用法用量内服:浸酒,

  • 乌奴龙胆

    《全国中草药汇编》:乌奴龙胆药材名称乌奴龙胆拼音Wū Nú Lónɡ Dǎn来源龙胆科龙胆属植物乌奴龙胆Gentiana urnula H. Smith [G. amoena C.

  • 刺鸭脚木

    药材名称刺鸭脚木别名掌叶木、七加皮、鸭脚罗伞、空壳洞来源五加科刺鸭脚木Brassaiopsis glomerulata (Blume) Regel,以根、树皮、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及西南地区。性

  • 山蒿

    药材名称山蒿拼音Shān Hāo别名岩蒿来源菊科山蒿Artemisia brachyloba Franch.,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内蒙古、山西、河北、甘肃。性味苦、辛,平。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杀虫

  • 黑草

    药材名称黑草拼音Hēi Cǎo别名鬼羽箭、羽箭草、黑骨草、克草来源玄参科鬼羽箭属植物黑草Buchnera cruciata Buch.-Ham.,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淡、微苦,

  • 韭叶芸香草

    药材名称韭叶芸香草拼音Jiǔ Yè Yún Xiānɡ Cǎo别名野香茅(《广州植物志》),括花草(《中国主要植物图说·禾本科》),芸香草(《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臭草

  • 紫玉簪叶

    《中药大辞典》:紫玉簪叶药材名称紫玉簪叶拼音Zǐ Yù Zān Yè出处《江西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紫玉簪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玉簪"条。功能主治治崩漏带

  • 五代同堂

    药材名称五代同堂拼音Wǔ Dài Tónɡ Tánɡ英文名Alangium faberi O-liv.var.platyphyllum Chun et How别名猴疳药;鸡肾棱木来源药材基源:为八角枫

  • 海鳗头

    药材名称海鳗头拼音Hǎi Mán Tóu来源药材基源:为海鳗科动物海鳗的头。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raenesox cinereus(Forskal)采收和储藏:捕后,剁下头,洗净,鲜用。原形态海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