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黑腺珍珠菜

黑腺珍珠菜

药材名称黑腺珍珠菜

拼音Hēi Xiàn Zhēn Zhū Cài

别名满天星

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黑腺珍珠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machia heterogenea Klatt.[L.paludicola Hems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40-80cm,全株无毛。四棱形,棱边有狭翅和黑色腺点,中部以上多分枝,枝极开展。基生叶片匙形,长1-6cm,宽0.6-3.8cm,先端圆钝,基部下延成翼柄,花时常不存在;茎生叶对生,无柄;叶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极少长圆状披针形,长4-13cm,宽1-3cm,先端稍锐尖或钝,基部钝或耳状半抱茎,两面密生黑色粒状腺点。总状花序生于茎端和枝端,长8-13cm;苞片叶状,披针形,向上渐变小,长于或近等长于花梗;花梗长3-5mm;花萼长4-5mm,5分裂近达基部,裂片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并向背部卷曲:花冠白色,长约7mm,基部合生部分长约2.5mm,5分裂,裂片卵状长圆形;椎蕊5,与花冠近等长,花丝贴生至花冠的中部,分离部分长约3mm,花药腺形,长约1.5mm,药隔先端具胼胝状尖头;子房无毛,上位,1室,花柱长约6mm,柱头膨大。蒴果球形,直径约3mm。种子黑紫色。花期5-7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900m的水沟边。田塍边及湿地、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地。

性味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活血;解蛇毒。主闭经;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泡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榕树

    药材名称榕树拼音Rónɡ Shù别名细叶榕、成树、榕树须来源桑科榕属植物榕树Ficus microcarpa L. f.,以叶和气根(榕树须)入药。全年可采,晒干。性味叶:微苦、涩

  • 水杨木白皮

    《中药大辞典》:水杨木白皮药材名称水杨木白皮拼音Shuǐ Yánɡ Mù Bái Pí出处《纲目》来源为杨柳科植物红皮柳的树干的内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 青羊肝

    药材名称青羊肝拼音Qīnɡ Yánɡ Gān来源偶蹄目牛科青羊Naemorhedus goral Hardwicke,以肝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功能主治治夜盲症。用法用量焙干研末服。摘录《全国

  • 柳叶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柳叶菜药材名称柳叶菜拼音Liǔ Yè Cài别名水丁香、地母怀胎草、菜籽灵、通经草、水兰花、水接骨丹、水窝窝、绒棒紫花草、长角草、鱼鳞草、大样干鱼草、光明草[湖

  • 茜草

    《中国药典》:茜草药材名称茜草拼音Qiàn Cǎo英文名RADIX RUBIAE别名锯锯藤、拉拉秧、活血草、红茜草、四轮车、挂拉豆、红线草、小血藤、血见愁来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茜草Rubia

  • 大乌泡根

    药材名称大乌泡根拼音Dà Wū Pào Gēn别名乌泡(《四川常用中草药》)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蕾薇科植物川莓的根或叶。秋、冬季采根,夏季采叶。原形态落叶灌木。高2~5米。茎圆

  • 骆驼蹄瓣

    药材名称骆驼蹄瓣别名蹄瓣根来源蒺藜科霸王属植物豆叶霸王Zygophyllum fabago L.,以根入药。夏秋采挖,晒干或蜜炙。性味辛,凉。功能主治止咳祛痰,止痛消炎。用于支气管炎,感冒,牙痛,顽固

  • 葛藟根

    药材名称葛藟根拼音Gě Lěi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葛藟Vitis flexuosa Thunb.的根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tis flexuosa Thunb.采收和储藏:秋、

  • 云南小膜盖蕨

    药材名称云南小膜盖蕨拼音Yún Nán Xiǎo Mó Gài Jué英文名Yunan Araiostegia别名小冷蕨叶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骨碎补科植物云南小膜盖蕨的全草。拉丁

  • 独龙

    药材名称独龙别名板薯、地儿多、蓑衣包、麻药、网脉三叶薯来源薯蓣科独龙Dioscorea triphylla L. var. reticulata Prain et Burk.,以块茎入药。生境分部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