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蔓胡颓子叶

蔓胡颓子叶

《中药大辞典》:蔓胡颓子叶

药材名称蔓胡颓子叶

拼音Màn Hú Tuí Zǐ Yè

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胡颓子科植物胡颓子枝叶。全年可采。

化学成分叶含生物碱、黄酮甙、香豆精、三萜、糖、酚类物质。氨墓酸、有机酸等。

药理作用豚鼠腹腔注射蔓胡颓子叶煎剂有平喘作用(组织胺喷雾引喘法)。小鼠腹腔注射无止咳作用(氨水喷雾引咳法),口服也无祛痰作用(酚红法)

性味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酸,平。"

②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味微苦涩,性微温。"

功能主治①《广西药植名录》:"退热。"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平喘止咳。治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感冒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者3~4钱;或研末冲服,0.5~1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蔓胡颓子叶

药材名称蔓胡颓子叶

拼音Màn Hú Tuí Zǐ Yè

英文名Leaf of Glabrous Elaeagnus

出处出自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胡颓子科植物蔓胡颓子Elaeagnus glabra Thunb.的枝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Elaeagnus glabra Thunb.2.Elaegnus gonyanthes Benth.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1.蔓胡颓子常绿蔓生或攀援援灌木,高达6m。无刺,稀具刺;幼枝密被锈色鳞片。单叶互生;叶辆长5-8mm;叶片革质或薄革质,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4-12cm,宽2.5-5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全缘,上面绿色,光亮,下面灰绿色,被褐色鳞片。花密被银白色和散生少数褐色鳞片,常3-7朵密生于叶腋短小枝上成伞形总状花序;萼筒漏斗形,长4.5-5.5mm,裂片2.5-3mm;雄蕊的花丝长不超过1mm;花柱细长,无毛,先端弯曲。果实长圆形,稍有汁,长14-19mm,被锈色鳞片,成熟时红色。花期9-11月,果期翌年4-5月。

2.角花胡颓子本种与蔓胡颓子的主要区别点为:花单生,萼筒显着四角形(角柱状),裂片长3.5-4.5mm,网状脉在上面极明显,易于识别。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丘陵、山地的灌木丛中。

2.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资源分布:1.分布于江苏、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2.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茎枝含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熊果酸(ursolic acid),阿江榄仁酸(arjunol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谷甾醇-β-D-吡喃葡萄糖甙(β-sitosterol-β-D-glucopyranoside)。叶含熊果酸、β-谷甾醇。树皮含左旋表儿茶精(epicatechin),左旋表没食子儿茶精(epigallocatechin)。预试叶含黄酮甙、生物碱、香豆精、氨基酸、有机酸、三萜类、糖类及酚类物质。

药理作用豚鼠腹腔注射蔓胡颓子叶煎剂有平喘作用(组织胺喷露引喘法)。小鼠腹腔注射无止咳作用(氨水喷雾引咳法),口服也无祛痰作用(酚红法)。

性味味辛;微涩;性平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止咳平喘。主咳嗽气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研末,每次1.5-5g;或鲜品捣汁。

各家论述1.《广西药植名录》:退热。

2.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平喘止咳。治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感冒咳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桂木

    药材名称桂木拼音Guì Mù别名狗果树、白桂木、大叶胭脂来源桑科桂木属植物桂木Artocarpus lingnanensis Merr.,以果、根入药。性味果:甘、酸,平。根:辛,

  • 杉叶

    《中药大辞典》:杉叶药材名称杉叶拼音Shān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杉科植物杉的嫩叶或叶片。化学成分参见"杉木"条。功能主治治慢性气管炎,牙痛,天疱疮,烧伤。用法用量内服

  • 假蒟叶

    药材名称假蒟叶拼音Jiǎ Jǔ Yè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胡椒科植物假蒟的叶片。性味①《生草药性备要》:"味苦,性温,无毒。"②《本草求原》:"苦辛,温。&

  • 六蛾戏珠

    药材名称六蛾戏珠别名挂苦绣球来源虎耳草科六蛾戏珠Hydrangea xanthoneura Diel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陕西、甘肃、云南。化学成分含有对羟基苯甲酸(ρ-hydro-xybenz

  • 昆明山海棠

    药材名称昆明山海棠拼音Kūn Mínɡ Shān Hǎi Tánɡ别名火把花、断肠草、紫金皮、紫金藤、雷公藤、掉毛草、胖关藤、红毛山藤。出处本品以火把花之名始载于《纲目》草部毒草类钩吻条下。《植物名实

  • 红根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根草药材名称红根草别名红根子、红地胆、根下红、关公须、落地红来源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黄埔鼠尾Salvia prionitis Hance,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洗净,鲜用或晒干。性

  • 石寄生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寄生药材名称石寄生拼音Shí Jì Shēnɡ来源地衣类指状珊瑚枝Stereocaulon paschale Hoffm.,以地衣体入药。生境分部分布于陕西。

  • 山葡萄

    药材名称山葡萄拼音Shān Pú Tɑo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光叶蛇葡萄的根及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pelopsis sinica(Miq) W.T.Wang var.hancei(Pla

  • 牛肝菌

    药材名称牛肝菌拼音Niú Gān Jūn别名见手青来源药材基源:为牛肝菌科真菌华美牛肝菌、红脚牛肝菌、桃红牛肝菌、魔牛肝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letus speciosus Frost.

  • 屈头鸡

    《全国中草药汇编》:屈头鸡药材名称屈头鸡别名树屈头鸡来源白花菜科山柑属植物屈头鸡Capparis versicolor Griff.[C. Koi Merr. et Chum],以根及果实入药。秋季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