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菊花苗

菊花苗

《中药大辞典》:菊花苗

药材名称菊花苗

拼音Jú Huā Miáo

别名玉英(《金匮玉函方》)

出处得配本草

来源为菊科植物幼嫩茎叶。初夏采,阴干。

性味《本草求原》:"甘微苦,凉。"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治头风眩晕,目翳。

《本草求原》:"清肝胆热,益肝气,明目去翳;同花浸酒(加南枣、杞子更妙)治头风眩晕欲倒。作羹、煮粥亦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研末。外用:煎水熏洗。

复方①治久患头风眩闷,头发干落,胸中痰结:白菊苗,捣末。先灸两风池各二七壮,后空腹取药一方寸匕,和无灰酒服之,日再,渐加三方寸匕。若不欲饮酒者,但和羹粥汁服之亦得。(《天宝单方图》)

②清目宁心:甘菊斩长嫩头丛生叶,摘末洗净,细切,入盐同米煮粥,食之。(《遵生八笺》菊苗粥)

③治女人阴肿:甘菊苗捣烂煎汤,先熏后洗。(《世医得效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菊花苗

药材名称菊花苗

拼音Jú Huā Miáo

英文名Seeding of Chrysanthemum

别名玉英

出处出自《得配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菊的幼嫩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 Tzvel.

采收和储藏:春季或夏初采收,阴干或鲜用。

原形态菊 多年生草本,高60-150cm。茎直立,分枝或不分枝,被柔毛。叶互生;有短柄;叶片卵形至披针形,长5-15cm,羽状浅裂或半裂,基部楔形,下面被白色短柔毛。头状花序直径2.5-20cm,大小不一,单个或数个集生于茎枝顶端;总苞片多层,外层绿色,条形,边缘膜质,外面被柔毛;舌状花白色、红色、紫色或黄色。瘦果不发育。花期9-11。

化学成分茎含赤坶素(gibberellins),细胞激肽(cy-tokinins)[1]。

性味味甘;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主关风眩晕;止生翳膜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复方① 久患头风眩闷,头发干落,胸中痰结:白菊苗,捣未。先灸两风池各二七壮,后空腹取药一方寸匕,和无灰酒服之,日再,渐加三方寸匕。若不欲饮酒者,但和羹粥汁服之亦得。(《天宝单方图》)②清目宁心:甘菊新长嫩头丛生叶,摘未洗净,细切,入盐同米煮粥,食之。(《遵生八笺》菊苗粥)③治女人阴肿:甘菊苗捣烂煎汤,先熏后洗。(《世医得效方》)

各家论述《本草求原》:清肝胆热,益肝气,明目去翳;同花浸酒(加南枣、杞子更妙)治头风眩晕欲倒。作羹、煮粥亦可。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乌头叶蛇葡萄

    药材名称乌头叶蛇葡萄拼音Wū Tóu Yè Shé Pú Tɑo别名过山龙、草葡萄、洋葡萄蔓、狗葡萄、草血蔹来源葡萄科乌头叶蛇葡萄Ampelopsis acon

  • 狗毛

    《中药大辞典》:狗毛药材名称狗毛拼音Gǒu Máo出处《别录》来源为犬科动物狗的毛。功能主治①《别录》:"主产难。"②《纲目》:"烧灰汤服一钱。治邪疟;尾(毛)

  • 夜花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夜花藤药材名称夜花藤拼音Yè Huā Ténɡ别名吼喃浪[傣语]来源防己科夜花藤Hypserpa nitida Miers,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云南、福建、广东

  • 极丽马先蒿

    药材名称极丽马先蒿拼音Jí Lì Mǎ Xiān Hāo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极丽马先蒿的全草或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deicularis decorisima Diels采收和储藏:7-8月

  • 桧叶

    《中药大辞典》:桧叶药材名称桧叶拼音Guì Yè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柏科植物圆柏的叶。原形态圆柏(《尔雅翼》),又名:栝(《禹贡》),桧(《诗经》),刺柏(《本草汇言》),红

  • 长春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长春花药材名称长春花拼音Chánɡ Chūn Huā别名日日新、雁来红来源为夹竹桃科长春花属植物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 (L.) G Don [Vi

  • 六月雪叶

    药材名称六月雪叶拼音Liù Yuè Xuě Yè出处《岭南草药志》来源为菊科植物华泽兰的叶。功能主治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蛇伤,肿毒。"用法

  • 老虎须

    药材名称老虎须别名箭根薯、蒟蒻薯、山大黄、老虎花来源蛛丝草科蒟蒻薯属植物长须果Tacca chantrieri Andre以根状茎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性味苦、辛,凉。有小毒。功能主治

  • 鹈鹕嘴

    《全国中草药汇编》:鹈鹕嘴药材名称鹈鹕嘴拼音Tí Hú Zuǐ别名斑嘴鹈鹕来源鹈形目鹈鹕科斑嘴鹈鹕Pelecanus roseus Gmelin,以脂肪入药。生境分部我国北部地区,

  • 莱菔

    《中药大辞典》:莱菔药材名称莱菔拼音Lái Fú别名荚、芦萉(《尔雅》),芦菔、荠根(《说文》),罗服(《潜夫论》),萝瓝(《汉书》晋灼注),雹葖(《经典释文》),紫菘(《唐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