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芡实叶

芡实叶

《中药大辞典》:芡实叶

药材名称芡实叶

拼音Qiàn Shí Yè

别名鸡头盘(《本草图经》),刺荷叶(《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出处《纲目》

来源睡莲科植物芡实

功能主治治胞衣不下,吐血。

①《随息居饮食谱》:"治胞衣不下。"

②《重庆草药》:"行气,和血,止血。治吐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烧存性研末。

复方①妇女产后,催衣,止血,亦治吐血:芡实叶一张,烧灰和开水服或兑酒吞下。(《重庆草药》)

②治胞衣不下:芡叶、荷叶各五钱,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芡实叶

药材名称芡实叶

拼音Qiàn Shí Yè

英文名leaf of Gordon Euryale

别名鸡头盘、刺荷叶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睡莲科植物芡Euryale ferox Salisb.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ryale ferox Salisb.

采收和储藏:6月采集,晒干。

原形态芡 一年生大型水生草本。全株具尖刺。根茎粗壮而短,具白色须根及不明显的茎。初生叶沉水,箭形或椭圆肾形,长4-10cm,两面无刺;叶辆无刺;后生叶浮于水面,革质,椭圆肾形至国形,直径10-130cm,上面深绿色,多皱褶,下面深紫色,有短柔毛,叶脉凸起,边缘向上折。叶柄及花梗粗壮,长可达25cm。

花单生,昼开夜合,长约5cm;萼片4,披针形,长l-1.5cm,内面紫色;花瓣多数,长圆状披针形,长1.5-2cm,紫红色,成数轮排列;雄蕊多数;子房下位,心皮8个,柱头红色,成凹入的圆盘状,扁平。浆果球形,直径3-5cm,海绵质,暗紫红色。种子球形,直径约10mm,黑色。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池塘、湖沼及水田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及西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叶柄长,密生刺,中空。叶片箭形、椭圆状肾形或近圆盾形,直径60-130cm;上面深绿色,多隆起及皱缩,叶脉分歧处多刺,下面深绿色或带紫色,掌状网脉明显突起,脉上有刺,并密布绒毛。

性味苦;辛;平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祛瘀止血。主吐血;便血;妇女产后胞衣不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烧存性研末,冲服。

各家论述1.《随息居饮食谱》:治胞衣不下。

2.《重庆草药》:行气,和血,止血。治吐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河豚鱼肝油

    《中药大辞典》:河豚鱼肝油药材名称河豚鱼肝油拼音Hé Tún Yú Gān Yóu出处《辽宁医学》210:467,1966来源为鲀科动物弓斑东方鲀、虫纹东方鲀、

  • 倒卵叶五加

    药材名称倒卵叶五加拼音Dǎo Luǎn Yè Wǔ Jiā别名老虎刺、蛇不过、倒刨牛、母猪刺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倒卵叶五加的根或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anthopanax obouatus

  • 天竹黄

    药材名称天竹黄拼音Tiān Zhú Huánɡ别名竹黄、天竺黄、竹膏、竹糖出处本品始载于《蜀本草》,原名竹黄。1.韩保升曰:“《图经》云:竹节间黄白者,味甘,名竹黄。”2.《日华子》谓:“此是南海边竹

  • 枣槟榔

    药材名称枣槟榔拼音Zǎo Bīnɡ Lɑnɡ别名枣儿槟榔(《随息居饮食谱》),槟榔干(《中药志》),枣儿槟、壳槟榔(《药材学》)。出处《饮片新参》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未成熟果实。冬季采下未成熟之槟榔

  • 姜叶三七

    药材名称姜叶三七拼音Jiānɡ Yè Sān Qī别名姜七、内消子、土三七、打不死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为姜科植物姜叶三七的根茎。全年可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35厘米。根状茎圆形或椭

  • 豆麻

    药材名称豆麻拼音Dòu Má别名麻风草、广西艾麻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葡萄叶艾麻带根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portea violacea Gagnep.[L.vitifolia Hand

  • 蓬莪术

    药材名称蓬莪术拼音Pénɡ é Shù别名蓬莪茂(《药性论》),蒁药(《唐本草》),蓬莪蒁(《日华子本草》),广茂(《珍珠囊》),蓬术(《普济方》),莪蒁(《本草备要》)

  • 稻芽

    药材名称稻芽拼音Dào Yá英文名FRUCTUS ORYZAE GERMINATUS别名谷芽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稻Oryza sativa L.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得。将稻谷用水

  • 小血藤

    《中药大辞典》:小血藤药材名称小血藤拼音Xiǎo Xuè Ténɡ别名钻骨风、八仙草(《分类草药性》),血糊藤(《经济植物手册)),钻石风(《重庆草药》),天青地红(《陕西中草药》

  • 壮筋草

    《中药大辞典》:壮筋草药材名称壮筋草拼音Zhuànɡ Jīn Cǎo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杭子梢的根。夏、秋采挖,洗净,切片,晒干备用。原形态落叶灌木,高达2.5米。幼枝密被白色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