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缩砂蜜

缩砂蜜

药材名称缩砂蜜

拼音Sù Shā Mì

英文名Fructus Amomi Xanthioidis

别名缩砂、绿壳砂仁

来源为姜科植物缩砂蜜Amomum villosum Lour. Var.xanthioides (Wwall.ex Bak.)T.L.Wu et Senjen的果实。果实成熟时采摘果穗,置竹帘或水泥地上晒干或用微火烘干。用时取种子。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3m。根茎葡匐地面。叶片披针形至线形,长20~35cm,宽3~7cm,两面光滑无毛;叶舌半圆形,长0.3~0.5cm。穗状花序椭圆形;苞片披针形,膜质;小苞片管状,膜质;花白色,顶端具3浅齿;花冠管长1.8cm裂片长16~2cm,白色;唇瓣白色,中脉凸起,黄色而染紫红,基部具2个紫色的闸状斑;药隔附属体3裂,两侧耳状;子房被柔毛。蒴果成熟时绿色,果皮上的柔刺较扁。花期5~6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于林下潮湿处。主产云南。

性状蒴果类圆形,长1.5~2cm,直径1~1.5cm;外表面黄棕色或棕色,有片状突起。种子团类圆形至长圆形,具钝三棱,每瓣有种子12~24粒;种子多面形;直径约2.5mm,表面棕色或黑棕色,有的外面被一层白霜。气芳香,味辛。

化学成分含有a-蒎烯、莰烯、B-蒎烯、蒈烯-3、柠檬烯、a-樟脑、a-龙脑、乙酸龙脑酯、芳樟醇、a-胡椒烯、反-B-金合欢烯等。

性味性温,味辛。

功能主治行气宽中,健胃消食,安胎。用于胸腹胀痛、消化不良、胎动不安等。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打碗花

    药材名称打碗花拼音Dǎ Wǎn Huā别名面根藤、小旋花、盘肠参、铺地参来源为旋花科打碗花属植物打碗花Calystegin hederacea Wall.,以根状茎及花入药。秋季挖根状茎,洗净晒干或鲜

  • 筀笋

    药材名称筀笋拼音Guì Sǔn出处汪颖《食物本草》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筀竹的苗。原形态筀竹(《唐本草》),又名:桂竹(《本草图经》)。秆直立,高10~20米,直径3~8厘米,绿色,幼时被以白色蜡

  • 伏牛花

    药材名称伏牛花拼音Fú Niú Huā别名隔虎刺花(《开宝本草》)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茜草科植物虎刺的花。性味《开宝本草》:"苦甘,无毒。"功能主治祛风除湿,

  • 鸡肚肠草

    《中药大辞典》:鸡肚肠草药材名称鸡肚肠草拼音Jī Dù Chánɡ Cǎo别名小鸡草、鱼肚肠草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石竹科植物赛繁缕的全草。春、秋采挖全草,鲜用或晒干。原形

  • 大风艾

    药材名称大风艾拼音Dà Fēnɡ ài别名艾纳香、冰片艾来源为菊科艾纳香属植物大风艾Blumea balsamifera DC.,以根、嫩枝、叶入药。夏秋采收,鲜用或阴干。原形态一年生或多年生大草本或

  • 大薸

    药材名称大薸别名母猪莲、水浮莲来源天南星科大薸属植物大薸Pistia stratiotes L.,以叶入药。夏秋采收,晒干。性味辛,凉。功能主治祛风发汗,利尿解毒。用于感冒,水肿,小便不利,风湿痛,皮

  • 刺梨

    《中药大辞典》:刺梨药材名称刺梨拼音Cì Lí别名茨梨(《分类草药性》),文先果(《四川中药志》),团糖二(《四川常用中草药》)。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刺梨的果实。原形态

  • 淮山

    药材名称淮山拼音Huái Shān别名山药来源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Thunb.的干燥根茎。性味平、甘、无毒。归经入肺、脾、肾、胃。功能主治健脾、厚肠胃、补肺

  • 茴香

    药材名称茴香拼音Huí Xiānɡ别名蘹香(《药性论》),小茴香(《千金方》),土茴香(《本草图经》),野茴香(《履巉岩本草》),大茴香(《朱氏集验医方》),谷茴香、谷香(《现代实用中药》)

  • 胡桃根

    《中药大辞典》:胡桃根药材名称胡桃根拼音Hú Táo Gēn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根或根皮。9~10月采。药理作用根皮制剂可作温和泻剂,似大黄而较差,可用于慢性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