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红轮千里光

红轮千里光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轮千里光

药材名称红轮千里光

别名甲客儿[藏名]

来源菊科红轮千里光Senecio flammeus Turcz. ex DC.,以全草、花入药。

生境分部西北及东北部。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全草:清热解毒。主治疔毒痈肿。

花:活血调经。

用法用量0.5~1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红轮千里光

药材名称红轮千里光

拼音Hónɡ Lún Qiān Lǐ Guānɡ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红轮千里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necio flammeus Turcz. Ex DC.

采收和储藏:夏、秋间采收,洗净,鲜用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红轮千里光 多年生草本,高20-70cm。茎直立,被白色蛛丝状密毛。下部叶长圆形或倒披针形,长8-9cm,宽2-2.5cm,下部渐狭成具翅而半抱茎的长柄,边缘有具小尖头的齿,下面或两面被蛛丝状密毛;中部以上叶长圆形,基部抱茎,无柄;上部叶小,条形。头状花序,3至7、8个排列成假伞房状,梗长1.5-3cm,被密绵毛;总苞杯状,直径1-1.2cm,长约5cm,总苞片1层,紫黑色,条形;筒状花多数,紫黄色。瘦果,近圆柱形,有纵肋,被毛,冠毛污白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北部至东北部各地。

化学成分含矢车菊素葡萄糖甙(cyanidin glucoside)。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清肝明目。主痈肿疔毒;咽喉肿痛;蛇咬伤;蝎、蜂螫伤;目赤肿痛;湿疹;皮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铜钱菜

    《中药大辞典》:大铜钱菜药材名称大铜钱菜拼音Dà Tónɡ Qián Cài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伞形科植物中华天胡荽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中华天胡荽,又名

  • 矩叶大青

    药材名称矩叶大青拼音Jǔ Yè Dà Qīnɡ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长圆果菘蓝的根和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satis oblongaia DC.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集,洗净,鲜用或晒干。原形态

  • 小果倒地铃

    药材名称小果倒地铃拼音Xiǎo Guǒ Dǎo Dì Línɡ别名炮卜草、金丝苦楝、三角泡、三角藤、包袱草、倒地铃(《广西中草药》),粽仔草、尪子目珠(《福建中草药》)。出处《常用

  • 豆包菌

    药材名称豆包菌拼音Dòu Bāo Jūn别名酸酱菌、马屁包、色豆马勃、牛眼睛、豆苞菇、豆包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硬马勃科真菌彩色豆马勃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solit

  • 大叶藻

    药材名称大叶藻拼音Dà Yè Zǎo别名海带、海马蔺、海草、海带草出处1.本品首载于《本草拾遗》,云:“大叶藻生深海中及新罗,叶如水藻而大。”按所述即为眼子菜科大叶藻属植物大叶藻 Zostera ma

  • 河口莲座蕨

    药材名称河口莲座蕨拼音Hé Kǒu Lián Zuò Jué英文名Hekou Angiopteris别名河口观音座莲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观音座莲科植物河口观音座莲的根茎。拉丁植物

  • 小扁豆根

    药材名称小扁豆根拼音Xiǎo Biǎn Dòu Gēn别名吴乌模、猪大肠。出处本品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石草类,云:“小扁豆生云南山石上。长三四寸,红茎对叶,开小紫花,作穗。结实如扁豆,极小。”根据形

  • 山韭菜

    《中药大辞典》:山韭菜药材名称山韭菜拼音Shān Jiǔ Cài别名黑花野韭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山韭菜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厘米左右。鳞茎圆柱形,具纤维状

  • 夏蜡梅

    《中药大辞典》:夏蜡梅药材名称夏蜡梅拼音Xià Là Méi别名牡丹木、大叶柴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蜡梅科植物夏蜡梅的花和根。原形态落叶灌木,高1~3米。树皮灰白

  • 银南星

    药材名称银南星拼音Yín Nán Xīnɡ英文名Highsheath Arisaema别名银半夏、地珠半夏、银半夏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银南星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