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红蓝地花

红蓝地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蓝地花

药材名称红蓝地花

拼音Hónɡ Lán Dì Huā

别名长茎飞蓬、紫苞飞蓬

来源菊科红蓝多花Erigeron elongatus Ledeb.,以全草、根入药。

生境分部东北、内蒙古、山西、河北、甘肃、新疆、四川。

性味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活血。主治结核型、瘤型麻风,视物模糊。

用法用量全草1~3钱;根3~5钱。炖肉服治眼病。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红蓝地花

药材名称红蓝地花

拼音Hónɡ Lán Dì Huā

别名灯盏花、白带丹

出处《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长茎飞蓬全草。夏季采集。洗净,切碎晒干。

原形态直立草本,高20~70厘米,全株被毛。主根较短,上生多数须根。单叶互生,披针形或倒披针形,叶缘上部具浅锯齿及缘毛。头状花序顶生,淡紫色。瘦果,扁平,冠毛为柔软的刺毛。

生于干燥草坡、林下灌木丛中。分布云南等地。

性味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活血。治结核型、瘤型麻风。

复方治眼雾:红蓝地花根三至五钱。炖肉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红蓝地花

药材名称红蓝地花

拼音Hónɡ Lán Dì Huā

英文名Herba of Longstem Fleabane

别名灯盏花、白带丹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长茎飞蓬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rigeron elongatus Ledeb.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集,洗净,切碎晒干。

原形态长茎飞蓬 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10-50cm。主根较短,上生多数须根。茎直立,中部以上分枝,带紫色或少有绿色,疏被微毛。叶全缘,质较硬;基生叶集成莲座状,花后枯菱,倒披针形或长圆形,长1-10cm,宽1-11mm。基部下处成叶柄;中部以上叶长0.5-7cm,宽0.7-8mm,先端急尖,无叶柄。头状花序通常较少,排列成伞房状或圆锥状;总苞半球形;总苞片3层,条状披针形,紫色,有腺毛;舌状花二型;外围舌状,长不超过筒状花或等长,淡紫以,内层细管状,无毛;两性花筒状,黄色,上端裂片暗紫色。瘦果长圆状披针形;冠毛白色,2层。花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向阳的山坡和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山西、甘肃、新疆、四川、云南和西藏等地。

性味味甘;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活血。主结核型;瘤型麻风、视物模糊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炖肉服。外用:适量,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甘露子

    药材名称甘露子拼音Gān Lù Zǐ别名宝塔菜、地蚕、草石蚕、土人参、地牯牛草来源唇形科水苏属植物甘露子Stachys sieboldi Miq.,以全草或块茎入药。夏秋采全草,秋季采挖块茎

  • 蔓乌头

    《中药大辞典》:蔓乌头药材名称蔓乌头拼音Màn Wū Tóu别名细茎蔓乌头(《东北植物药图志》),鸡头草(《黑龙江省主要野生药用植物的鉴别及中草药新制剂》)。出处《东北药用植物原色

  • 野茄树

    药材名称野茄树别名土烟叶、假烟叶、山烟草、臭烟、臭鹏木、洗碗叶、茄树来源茄科茄属植物野茄树Solanum verbascifolium L.,以根及叶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性味辛、苦,微温。有毒

  • 花椒叶

    《中药大辞典》:花椒叶药材名称花椒叶拼音Huā Jiāo Yè别名椒叶(《日华子本草》)。出处《纲目》来源芸香科植物花椒的叶片。性味辛,热。①《日华子本草》:"热,无毒。"

  • 滴血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滴血根药材名称滴血根别名小血藤来源菊科滴血根Wedelia urticaefolia (Blume) DC.,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四川、云南、贵州。性味甘、温。功能主治温经,通

  • 琉璃枝

    药材名称琉璃枝拼音Liú Lí Zhī别名挠胡子、鼠李子、黑格令、臭李子。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小叶鼠李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mnus parvifolia Bunge[R.polym

  • 将军树

    药材名称将军树别名将军木来源桑科波萝蜜属植物白桂木Artocarpus hypargyraea Hance,以根入药。全年可采,切片晒干。性味甘、淡,温。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痛,腰膝酸

  • 橘核

    《中国药典》:橘核药材名称橘核拼音Jú Hé英文名SEMEN CITRI RETICULATAE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及其栽培变种

  • 野牡丹根

    《中药大辞典》:野牡丹根药材名称野牡丹根拼音Yě Mǔ Dān Gēn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野牡丹科植物野牡丹的根,秋季挖根,洗净,晒干,切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牡丹"条。性味①

  • 美人蕉根

    《中药大辞典》:美人蕉根药材名称美人蕉根拼音Měi Rén Jiāo Gēn别名观音姜(《南宁市药物志》),小芭蕉头(《四川中药志》)。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美人蕉科植物美人蕉的根茎。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