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红楠皮

红楠皮

《中药大辞典》:红楠皮

药材名称红楠皮

拼音Hónɡ Nán Pí

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樟科植物红楠根皮树皮

原形态红楠,又名:猪脚楠、楠仔木、楠柴、白漆柴,乌樟、钓樟。

常绿乔木,高达16米。初时树皮灰白色,平滑,渐变为棕灰色;侧枝粗壮,小枝无毛。叶互生,革质,倒卵形或椭圆形,长6~10厘米,宽2~4厘米,先端尾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无毛;叶柄长1~2厘米,常红色。圆锥花序腋生,具长总花梗;花被片6,狭长圆形,长5~7毫米;能育雄蕊9,花药4室,第三轮雄蕊的花药外向瓣裂。浆果球形,熟时蓝黑色,直径约10毫米,基部具外反的宿存花被。花期5~6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部生长于温暖地区的山地杂林中。分布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四川、湖南、广东、广西、山东、福建、台湾等地。

化学成分树皮含鞣质0.48%,树脂12.38%,橡胶0.688%,多量粘液质。根含苄基异喹啉生物碱:N-去甲亚姜罂粟碱和牛心果碱。心材含廿四烷酸、槲皮素,dl-儿茶精等。心材可作驱蚊香原料。叶含粘液质是多糖和蛋白质的复合物,其粘多糖部分的组成成分是阿拉伯糖、木糖、鼠李糖、半乳糖、葡萄糖和葡萄糖醛酸。叶和小枝含肉豆蔻酸等。

功能主治《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扭挫伤筋,根或树皮加食盐捣烂敷;治吐泻不止,树皮煎水服;治转筋足肿,树皮煎汤熏冼。"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红楠皮

药材名称红楠皮

拼音Hónɡ Nán Pí

英文名Root-bark of Red Nanmu,Red Nanmu, Common Machilus, Thunberg Namu

出处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红楠的根皮、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chilus thunbergii Sieb. Et Zucc.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剥取根皮或树皮,刮去栓皮,洗净,切段,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红楠,常绿乔木,高达16m。初时树皮灰白色,平滑,渐变为棕灰色;侧枝粗壮,小枝无毛。叶互生,革质,倒卵形或椭圆形,长6-10cm,宽2-4cm,先端尾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无毛;叶柄长1-2cm,常红色。圆锥花序腋生,具长总花梗;花被片6,狭长圆形,长5-7mm;能育雄蕊9,花药4室,第三轮雄蕊的花药外向瓣裂。浆果球形,熟时蓝黑色,直径约10mm,基部具外反的宿存花被。花期5-6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长于山地阔叶混交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树皮含鞣质0.48%,树脂12.38%,橡胶0.688%,多量粘液质。根含苄基异喹啉生物碱:N-去甲亚姜罂粟碱(N-Norarmepavine)和牛心果碱(Reticuline)。心材含廿四烷酸(Lignoceric acid)、槲皮素、dl-儿茶精(dl-Catechol)等。叶含粘液质是多糖和蛋白质的复合物,其粘多糖部分的组成成分是阿拉伯糖、木糖、鼠李糖、半乳糖、葡萄糖和葡萄糖醛酸。叶和小枝含肉豆蔻酸等。

性味辛;苦;温

归经脾;肝;胃经

功能主治温中顺气;舒经活血;消肿止痛。主呕吐腹泻;小儿吐乳;胃呆食少;扭挫伤;转筋;足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

注意孕妇禁服

各家论述《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扭挫伤筋,根或树皮加食盐捣烂敷;治吐泻不止,树皮煎水服;治转筋足肿,树皮煎汤熏洗。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马肋巴

    药材名称马肋巴拼音Mǎ Lèi Bā别名马力跨、过山龙来源药材基源:为裸子蕨科植物尖齿凤丫蕨的根茎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niogramme affinis(Wall.)Hieron.[Gra

  • 白薇

    《中国药典》:白薇药材名称白薇拼音Bái Wēi英文名RADIX CYNANCHI ATRATI别名白马尾来源本品为萝藦科植物白薇Cynanchum atratum Bge。或蔓生白薇Cyn

  • 大伸筋草

    药材名称大伸筋草拼音Dà Shēn Jīn Cǎo别名马尾千金草、鹿角草、青蛇勒公、裤带藤来源药材基源:为石杉科植物龙骨马尾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legmariurus carinatus

  • 槠子

    《中药大辞典》:槠子药材名称槠子拼音Zhū Zǐ别名株子(《饮膳正要》)。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壳斗科植物苦槠或青椆的种仁。原形态①苦槠又名:血槠(《纲目》),槠栗。常绿乔木,高5~10米。枝条稠密;

  • 红藤蓼

    药材名称红藤蓼别名竹叶舒筋、大活血、舒筋草、鹿蝉通筋草来源蓼科红藤蓼Polygonum emodi Meisn.,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味淡,微温。功能主治舒筋活血。主治跌打损伤,风湿痛。

  • 滇白芷果

    药材名称滇白芷果拼音Diān Bái Zhǐ Guǒ英文名Heracleum scabridum Franch.别名土蛇床子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糙叶独活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racle

  • 钩栲

    药材名称钩栲拼音Gōu Kǎo别名大叶锥栗、大叶青柴、青叶槠、钩栗、猴栗来源壳斗科钩栲Castanopsis tibetana Hance,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除台湾和广东(海南岛)外,广布长江以南各

  • 胆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胆木药材名称胆木拼音Dǎn Mù别名乌檀、山熊胆、熊胆树来源茜草科乌檀属植物乌檀Nauclea officinalis Pierre ex Pitard,以枝、干、皮入药

  • 变叶美登木

    药材名称变叶美登木拼音Biàn Yè Měi Dēnɡ Mù英文名Variable-leaved Mayten别名变叶裸实、刺仔木、咬眼刺(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

  • 肚拉

    药材名称肚拉拼音Dù Lā别名都拉参、都拉(《四川中药志》),对对参、双参、萝卜参、土败酱(《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川续断科植物西南囊苞花的根。春季发苗前,或秋后苗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