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窄叶大戟

窄叶大戟

《全国中草药汇编》:窄叶大戟

药材名称窄叶大戟

拼音Zhǎi Yè Dà Jǐ

来源大戟大戟属植物窄叶大戟Euphorbia kaleniozenkii Czerniaev,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晒干。

性味苦,寒。有毒。

功能主治拔毒消肿。用于疮疖痈肿,淋巴结结核,腮腺炎。

用法用量只作外用。

注意只作外用,不可内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窄叶大戟

药材名称窄叶大戟

拼音Zhǎi Yè Dà Jǐ

别名猫眼草

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来源大戟科植物窄叶大戟全草。夏、秋采,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茎较低矮,下部带紫色。叶互生,下部叶鳞片状披针形,淡紫色,上部叶披针状线形,长1.5~3厘米,宽1.5~3毫米,稀有长6~7厘米,宽4毫米的,先端尖或钝尖。多歧聚伞花序顶生,伞梗5~8,每伞梗再分叉;总苞三角形或菱状三角形,先端微凸尖或锐尖。蒴果广卵形,3裂。种子卵形,灰白色。

生境分部生于固定沙地、沙质地、覆沙硬梁地。分布辽宁、吉林、陕西、内蒙古、宁夏等地。

性味苦,寒,有毒。

功能主治拔毒消肿。

注意本品有毒,忌内服。

复方①治疮疖(未溃)痈肿,淋巴结结核:窄叶大戟三钱,鲜蒲公英五钱,捣烂外敷患处。

②治腮腺炎:窄叶大戟三钱,鲜蒲公英五钱,鲜大葱根三钱,同捣烂,敷患处。

③治疮疖及淋巴结结核:窄叶大戟、苍耳草、蒲公英各等分。先将全草洗净,切碎,分别用水煎熬二小时,澄清挤出药液去渣,再将三种药液混合,加热浓缩至滴时成线状不断,即用文火再熬,随时搅拌,先起小泡,当起大泡(中央一个大汽泡)时,立即离火,放冷后即可摊成膏药。加入3~5%蓖麻油及2~3%松香进行固定,则拔毒膏不变形,不变软,四季都可用。如加小花棘豆等分,则有止痛作用。用时贴患部。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窄叶大戟

药材名称窄叶大戟

拼音Zhǎi Yè Dà Jǐ

英文名narrow leaf spurge

别名猫眼草

出处出自《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窄叶大戟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phorbia kaleniozenkii Czerniaev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收,晒干。

原形态窄叶大戟 多年生草本,高10-30cm。茎下部带紫色。叶互生;下部叶鳞片状披针形,淡紫色,上部叶线状披针形,长1.5-3cm,宽1.5-3mm,稀有长6-7cm,宽约4mm的,先端尖或钝尖。多歧聚伞花序顶生,伞梗5-8,每伞梗再分叉;总苞片三角形或菱状三角形,先端微凸尖或锐尖。蒴果广卵形,3裂;种子卵形,灰白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固沙地、覆沙硬梁地、沙质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吉林、辽宁、内蒙古、陕西、宁夏等地。

性味苦;寒;有毒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消肿拔毒。主疮疖肿毒;瘰疬;痄腮

用法用量外用:10-15g,捣敷;或制成膏药贴敷。

注意本品有毒,忌内服。

复方①治疮病(未溃)痈肿,淋巴结结核:窄叶大戟三钱,鲜蒲公英五钱,捣烂外敷患处②治腮腺炎 窄叶大戟三钱,鲜蒲公英五钱,鲜大葱根三钱,同捣烂,敷患处。③治疮病及淋巴结结核 窄叶大戟、苍耳草、蒲公英各等分。先将全草洗净,切碎,分别用水煎熬二小时,澄清挤出药液去渣,再将三种药液混合, 加热浓缩至滴时成线状不断,即用文火再熬,随时搅拌,先起小泡,当起大泡(中央一个大汽泡)时,立即离火,放冷后即可摊成膏药。加入3~5%蓖麻油及2~3%松香进行固定,则拔毒膏不变形,不变软,四季都可用。如加小花棘豆等分,则有止痛作用。用时贴患部。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野藿香

    药材名称野藿香拼音Yě Huò Xiānɡ别名牙皮弯(傣名)。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冠唇花的全草。夏、秋采收,晒干。原形态草本,高1~1.5米,全株有香气。茎四方形,被短柔

  • 小鹭鸶兰

    药材名称小鹭鸶兰拼音Xiǎo Lù Sī Lán别名天生草、山韭菜、蛇咬药来源百合科小鹭鸶兰Diuranhtera minor (C. H. Wright)Hemsl.,以根入药。

  • 镰形棘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镰形棘豆药材名称镰形棘豆拼音Lián Xínɡ Jí Dòu别名大夏[藏名]来源豆科镰形棘豆Oxytropis falcata Bunge,

  • 垂花胡枝子

    药材名称垂花胡枝子拼音Chuí Huā Hú Zhī Zǐ别名马扫帚来源豆科垂花胡枝子Lespedeza penduliflora (Oudemann) Nakai ssp. ca

  • 山毛藓

    药材名称山毛藓拼音Shān Máo Xiǎn别名牛毛七来源苔藓类曲尾藓科山毛藓属植物山毛藓Oreas martiana (Hopp. et Hornsch.)Brid.,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

  • 舞草

    药材名称舞草拼音Wǔ Cǎo别名红毛母鸡草、唱合草、风流草、自动草来源豆科舞草Desmodium gyrans (L.)DC.,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台湾、广西及西南地区。性味微涩,平。功能主治安

  • 山螃蟹

    药材名称山螃蟹拼音Shān Pánɡ Xiè别名纵横子来源药材基源:为溪蟹科动物束腹蟹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ratelphusa(Paratelphusa)chongi Wu采收和储藏:全年

  • 鸭屎树

    药材名称鸭屎树拼音Yā Shǐ Shù别名冻绿刺、洞皮树、臭李子、圆叶鼠李来源鼠李科鸭屎树Rhamnus globosus Bunge,以茎、叶、根入药。生境分部湖南。性味苦、涩,微寒。功能

  • 山马兰

    药材名称山马兰拼音Shān Mǎ Lán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山马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alimeris lautureana (Debx.) Kitam. [Boltonia lautu

  • 印度菩提树皮

    《中药大辞典》:印度菩提树皮药材名称印度菩提树皮拼音Yìn Dù Pú Tí Shù Pí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桑科植物思维树的树皮。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