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矮叶书带蕨

矮叶书带蕨

药材名称矮叶书带蕨

拼音ǎi Yè Shū Dài Jué

英文名Low Grass Fern

出处始载于《中国蕨类植物图谱》。

来源药材基源:为书带蕨科植物矮叶书带蕨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ttaria modesta Hand.-Mazz.[V.nana Ching]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6-14cm。根茎短,横生,连同叶柄基部密被黑褐色、粗筛孔状、有虹色光泽披针形鳞片。叶近生;叶柄短;叶片近革质,狭线形或线形,长5-12cm,宽1-3mm,基部渐狭而下延于叶柄,强度反卷,在中脉两侧形成纵沟;中脉上在稍凹下,下面狭、圆而陲卢,不平坦。孢子囊群背生于近中部以上的叶缘内,满布于中脉与叶边之间的沟内,沟的内缘不具隆起的棱脊,通常被强度反卷的叶缘覆盖,具有长柄的环状隔丝。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附生于林中树干或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福建、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细弱,生有鳞片;鳞片披针形至长钻形,灰褐色而有虹色光彩,边缘有疏锯齿。叶柄短;叶片纸质,狭线状披针形,长5-12cm,宽1-2.5mm,先端钝,基部长渐狭,上面中脉凹下,下面中脉隆起。孢子囊群沿叶近边缘着生,常被反卷的叶缘所包被。气微、味苦、涩。

性味苦;涩;平

归经肝、肾二经

功能主治舒筋活络;接骨止痛。主跌打损伤;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8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用于跌打损伤、骨折。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山禾串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禾串药材名称山禾串别名茅山茶、野茶里来源山茶科山禾串Eurya distichophylla Hemsl.,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江西、福建、湖南、广西。性味甘、微涩,凉。功

  • 长萼猪屎豆

    药材名称长萼猪屎豆拼音Chánɡ è Zhū Shǐ Dòu英文名all-grass of Longsepaled Crotalaria别名大叶毛铃、狗铃豆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来源药

  • 节节草

    药材名称节节草拼音Jié Jié Cǎo别名土木贼、锁眉草、笔杆草来源为木贼科木贼属植物节节草Equisctum ramosissimum Desf.的全草。四季可采,割取地上全草

  • 刺玫花

    《中药大辞典》:刺玫花药材名称刺玫花拼音Cì Méi Huā出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刺玫的花。功能主治治月经过多。用法用量刺玫花3~6朵,煎水服。摘录《中药大辞

  • 蓑草根

    药材名称蓑草根拼音Suō Cǎo Gēn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拟金茅的嫩根茎。春、夏采收,晒干。原形态拟金茅,又名:龙须草、羊草。多年生草本,高40~70厘米。须根粗壮。秆一侧具纵沟,具3

  • 槠子皮叶

    《中药大辞典》:槠子皮叶药材名称槠子皮叶拼音Zhū Zǐ Pí Yè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壳斗科植物苦槠或青椆的树皮及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槠子"条。功能主治①

  • 玉溪天仙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玉溪天仙藤药材名称玉溪天仙藤来源胡椒科玉溪天仙藤Piper pnberulimbum C. DC.,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止痛。主治胃痛,风湿关节

  • 木蓝

    《全国中草药汇编》:木蓝药材名称木蓝拼音Mù Lán别名蓝靛、槐蓝、小青[福建]、野槐树来源为豆科木蓝属植物木蓝Indigofera tinctoria L.,以叶或全株入药。夏季

  • 牛骨

    《中药大辞典》:牛骨药材名称牛骨拼音Niú Gǔ出处《纲目》来源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骨骼。性味《纲目》:"甘,温,无毒。"功能主治①《日华子本草》:"烧灰,治吐

  • 地枫皮

    《中国药典》:地枫皮药材名称地枫皮英文名CORTEX ILLICII别名追地风、钻地风、南宁地枫皮、地风来源本品为木兰科八角茴香属植物地枫皮Illicium difengpi K.I.B.et 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