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泥胡菜

泥胡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泥胡菜

药材名称泥胡菜

拼音Ní Hú Cài

别名剪刀草、石灰菜、绒球、花苦荬菜、苦郎头

来源菊科泥胡菜属植物泥胡菜Hemistepta lyrata Bunge[H. carthamoides (Buch.-Ham.)O. Kuntze;Saussurea Carthamoides (Ham.)Benth.],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扎捆,用时切段。

性味辛,平。

功能主治消肿散结,清热解毒。用于乳腺炎,颈淋巴结炎,痈肿疔疮,风疹瘙痒。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敷患处或煎水外洗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泥胡菜

药材名称泥胡菜

拼音Ní Hú Cài

别名苦马菜、牛插鼻(《质问本草》),石灰菜(《江苏野生食用植物》),糯米菜、猫骨头(《贵州草药》)。

出处救荒本草

来源为菊科植物泥胡菜全草。夏、秋采集,洗净,晒干。

原形态二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具肉质圆锥形的根。茎直立,具纵纹,光滑或有白色丝状毛。基生叶具柄,倒披针状椭圆形,长7~21厘米,羽状分裂,先端裂片较大,三角形,有时3裂,两侧裂片7~8对,长椭圆状倒披针形,下面有白色丝状毛;中部叶椭圆形,先端渐尖,羽状分裂,无柄;上部叶线状披针形至线形。头状花序多数,总苞球形,长12~14毫米,宽18~22毫米;苞片5~8层,外层苞片卵形,中层苞片椭圆形,内层苞片线状披针形,各层苞片背面尖端下具紫红色鸡冠状小片1枚。管状花紫红色,长13~14毫米。瘦果椭圆形,长2.5毫米,具纵棱,冠毛白色,2列。花期5~6月。

生境分部生于路旁荒地或水塘边。我国分布甚广。

性味苦,凉。

①《质问本草》:"性寒。"

②《贵州草药》:"性凉,味微苦。"

③《河南中草药手册》:"辛,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祛瘀。治痔漏,痈肿疔疮,外伤出血,骨折。

①《质问本草》:"煎汤,洗大肠痔漏。"

②《贵州草药》:"清热解毒,祛瘀生肌。"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复方①治各种疮疡:泥胡菜、蒲公英各一两。水煎服。(《河南中草药手册》)

②治疔疮:糯米菜根、苎麻根、折耳根各适量,捣绒敷患处。

③治乳痈:糯米菜叶、蒲公英各适量。捣绒外敷。

④治刀伤出血:糯米菜叶适量。捣绒敷伤处。

⑤治骨折:糯米菜叶适量。捣绒包骨折处。(②方以下出《贵州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泥胡菜

药材名称泥胡菜

拼音Ní Hú Cài

英文名Herb of Lyrate Hemistepta

别名苦马菜、牛插鼻、石灰菜糯米菜、猫骨头、剪刀草、绒球、苦郎头、苦蓝关菜、石灰青、田青、野苦麻、苦荬菜、猪兜菜、艾草

出处出自《救荒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泥胡菜的全草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mistepta lyrata (Bunge) Bunge [H. carthamoides (Buch.-Ham.) O. Kuntze; Saussurea carthamoides (Ham.) Benth.]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集,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泥胡菜 二年生草本,高30-80cm。根圆锥形,肉质。茎直立,具纵沟纹,无毛或具白色蛛丝状毛。基生叶莲座状,具柄,倒披针形或倒披针状椭圆形,长7-21cm,根提琴状羽状分裂,顶裂片三角形,较大,有时3裂,侧裂片7-8对,长椭圆状披针形,下面被白色蛛丝状毛;中部叶椭圆形,无柄,羽状分裂;上部叶条状披针形至条形。头状花序多数,有长梗;总苞于形,长12-14mm,宽18-22mm;总苞片5-8层,外层较短,卵形,中层椭圆形,内层条状披针形,各层总苞片背面先端下具1紫红色鸡冠状附片;花紫色。瘦果椭圆形,长2.5mm,具15条纵肋;冠毛白色,2列,羽毛状。花期5-6月。

生境分部生于路旁、荒草丛中或水沟边。我国南北各地大都有分布。

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长30-80cm。工茎具纵棱,光滑或略被绵毛。叶互生,多卷曲皱缩,完整叶片呈倒披针状卵圆形或倒披针形,羽状深裂。常有头状花序或球形总苞。瘦果圆柱形,长2.5mm,具纵棱及白色冠毛。气微,味微苦。

性味味辛;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主痔漏;痈肿疔疮;乳痈;淋巴结炎;风疹交通规则痒;外伤出血;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各家论述1.《质问本草》:煎汤,洗大肠痔漏。

2.《贵州草药》:清热解毒,祛瘀生肌。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金刀菜

    《中药大辞典》:金刀菜药材名称金刀菜拼音Jīn Dāo Cài别名珍珠风、臭常山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广东紫珠的茎叶。全年可采。原形态灌木,高0.8~2米。小枝略被星状毛。叶对

  • 绢毛石花

    药材名称绢毛石花拼音Juàn Máo Shí Huā别名卷丝苦苣苔来源苦苣苔科绢毛石花Corallodiscus sericeus (Craib)Burtt,以全草入药。

  • 鯆鱼

    药材名称鯆鱼拼音Pū Yú别名斑鳐、孔鳐[孔鯆]、赤虹、花尾燕魟、日本燕魟、双斑燕魟、鸢魟、鸢鲼来源鳐目鳐科斑鳐Raja kenojei H. et M.、孔鳐R. porosa Gunth

  • 细叶藤柑

    药材名称细叶藤柑别名蜈蚣藤、细叶石柑、百足藤、雄鸡尾来源天南星科细叶藤柑Pothos repens (Lour.) Mer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广东、云南。性味辛,温。功能主治除湿凉血,止痛

  • 棕竹

    药材名称棕竹拼音Zōnɡ Zhú英文名palm别名筋头竹、棕树、美三出处始载于《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辞典》。来源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棕竹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pis excelsa(Thunb

  • 野山芝麻

    药材名称野山芝麻拼音Yě Shān Zhī Mɑ别名山芝麻、野芝麻、野芝麻棵、香芝麻棵来源梧桐科山芝麻属植物长角山芝麻Helicteres elongata Wall.,以根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碎,

  • 三角叶冷水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三角叶冷水花药材名称三角叶冷水花别名玻璃草来源荨麻科三角叶冷水花Pilea swinglei Mer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广东、贵州。性味淡、微甘

  • 铜锤草

    《中药大辞典》:铜锤草药材名称铜锤草拼音Tónɡ Chuí Cǎo别名大酸味草(《广州植物志》),大老鸦酸、地麦子(《贵州民间药物》),紫酢浆草(《四川中药志》),红花柞浆草、大咸

  • 山菠萝根

    药材名称山菠萝根拼音Shān Bō Luó Gēn别名山芋头(《云南中草药》)。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荞麦叶大百合的鳞茎。夏、秋采挖鳞茎。原形态多年生高大草本,高约1米以上。具鳞

  • 黄荆根

    《中药大辞典》:黄荆根药材名称黄荆根拼音Huánɡ Jīnɡ Gēn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马鞭草料植物黄荆的根。2月或8月采挖。药理作用根煎剂对小鼠有镇咳作用(氨水喷雾引咳法),并有祛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