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毛蒌

毛蒌

《全国中草药汇编》:毛蒌

药材名称毛蒌

别名南藤、石蒌、爬岩香、小毛蒟、绒毛胡椒

来源胡椒胡椒属植物毛蒟Piper puberulum (Benth.) Maxim.,以全株入药。秋季采收,晒干。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活血,行气止痛。用于风湿性腰腿痛,跌打损伤,胃腹疼痛,产后风痛。

用法用量2~3钱;研粉服0.5~1钱。外用适量,煎水洗。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毛蒌

药材名称毛蒌

拼音Máo Lóu

英文名Pubescent Pepper Herb

别名小毛蒌、小墙风、野芦子、。

出处出自《广西本草选编》。

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毛蒟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per puberulum (Benth) Maxim.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阴干。

原形态毛蒟 攀援藤本。全株有浓烈香气。幼枝纤细,密被短柔毛。叶互生,叶柄长5-10cm,密被短柔毛,公基部具鞘;叶片纸质,卵状披针形或卵形,长4-11cm,宽2-6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心形,两侧常不对称,两面被柔毛,老时上面近无毛,毛有时分枝,叶脉5-7条。花单性异株,无花被;穗状花序雄花序长约7cm,总花梗与花序轴同被短柔毛;苞片近圆形,雄蕊通常3;雌花序长4-6cm,子房近球形,花柱4。浆果直径约2mm。花期3-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密林或潮湿山谷,常攀援于树上或岩石上。分布于广东、海南及广西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及广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茎枝常扭曲,扁圆柱形,直径1-3mm,长约30cm,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节膨大,节间长7-9cm,质轻而脆,断面皮部窄,维管束与射线相同呈放射状排列,木部有多数小孔,中心有灰褐色的髓部,叶片灰绿色,多皱缩,展平后卵状披针或卵形,长4-10cm,宽2-5cm,基部浅心形而常不对称,两面有毛茸,背面较稀疏,叶脉5-7条,最上1对离基部从中脉发出;叶柄密生短毛,基部鞘状。有时可见与叶对生的穗状花序。气清香,味辛辣。以枝条均匀、色灰褐、叶片完整者为佳。

化学成分预试含生物碱、鞣质、单糖等。

药理作用本品注射液5g/kg腹腔注射,用热板法对小鼠有镇痛作用。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祛风散寒除湿。主风湿痹痛;风寒头痛;脘腹疼痛;疝气;痛经;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研粉,1-3g,亦可浸酒。外用:适量,煎水洗,研粉酒擦洗身,或捣烂炒热外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蛤壳

    《中国药典》:蛤壳药材名称蛤壳拼音Há Ké英文名CONCHA MERETRICIS SEU CYCLINAE别名文蛤、海蛤壳、蛤蜊皮来源本品为帘蛤科动物文蛤Meretrix me

  • 葡萄藤叶

    《中药大辞典》:葡萄藤叶药材名称葡萄藤叶拼音Pú Tɑo Ténɡ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葡萄科植物葡萄的藤、叶。化学成分茎含还原糖、蔗糖、淀粉、鞣质、黄酮类化合物。叶含

  • 挖耳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挖耳草药材名称挖耳草拼音Wā ěr Cǎo别名杓儿菜来源菊科天名精属植物金挖耳(烟管头草)Carpesium cernuum L.和倒盖菊(大挖耳草)C. divaricatum

  • 过江龙

    《中药大辞典》:过江龙药材名称过江龙拼音Guò Jiānɡ Lónɡ别名蒲地虎、地蜈蚣(《滇南本草》),地刷子(《中国中部植物》),伸筋草、扁心草(《贵州民间方药集》),小伸筋、木

  • 大叶钩藤根

    药材名称大叶钩藤根拼音Dà Yè Gōu Ténɡ Gēn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茜草科植物大叶钩藤的根。性味甘苦,凉。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跌打

  • 栗花灯心草

    药材名称栗花灯心草拼音Lì Huā Dēnɡ Xīn Cǎo别名三头灯心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灯心草科栗色灯心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uncus castaneus Smith[J.triceps

  • 合血香

    药材名称合血香拼音Hé Xuè Xiānɡ别名排草、南排草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假排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machia sikokiana Miq.[

  • 盘羊肺

    药材名称盘羊肺拼音Pán Yánɡ Fèi英文名argal lung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盘羊的肺。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vis ammon Linnaeus.采收和储

  • 片姜黄

    药材名称片姜黄英文名RHIZOMA WENYUJIN CONCISUM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 H. Chen et C. Ling 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后采

  • 篦子草

    药材名称篦子草拼音Bì Zǐ Cǎo别名舒筋草、小牛肋巴来源药材基源:为金星蕨科植物毛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closorus gongylodes(Schkuhr)Link[Aspid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