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桦革裥菌

桦革裥菌

药材名称桦革裥菌

拼音Huà Gé Jiǎn Jūn

别名桦褶孔菌、蘑菇

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桦革裥菌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nzites betulina(L.ex Fr.)Fr.[Agaricus betulinus 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去泥土,晒干备用。

原形态子实体革质至近栓质,侧生无柄,单生或叠生。菌盖半圆形、扇形至贝壳形,(2-5)cm×(2-6-10)cm,厚0.3-lcm;盖面灰白色、淡黄褐色至淡灰褐色,密生短绒毛,有明显的同心环带,干后呈土黄色至灰褐色,或有放射状皱纹;盖缘薄,锐或稍钝,常有波状浅裂。菌管褶片状,褶革质,白色,干后土黄色,褶宽3-10mm,间距1-1.5mm,多数褶片不分叉,少数分叉或交织成孔状;褶缘薄,锐、波状,后期裂为齿状。孢子圆柱状,稍弯曲,无色,光滑,(4.5-6)μm×(1.5-2)μm。囊状体舌状。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桦、栎、杨、柳等阔叶树及云、冷杉等针叶树的腐木上。

资源分布: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性状性状鉴别 子实体无柄。菌盖扇形、贝壳形或半圆形,直径可达8cm,厚2-6mm,表面灰褐色,密被短绒毛,有宽窄不一的环带,边缘薄,波状或浅裂。菌褶土黄色,波状弯曲,褶缘波状或近齿状。革质。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含纤维素水解酶(cellulolytic enzyme),以及微量元素铁、铜、锌、锰等。还含丙氨酸(alanine),亮氨酸(leucine)等氨基酸,以及牛磺酸(taurine),瓜氨酸(citrulline)和肌酸(creatine)等。

性味淡;温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舒筋活络。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舒;四肢抽搐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5g;或入丸剂。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桂皮紫萁

    药材名称桂皮紫萁拼音Guì Pí Zǐ Qí英文名asiatica Cinnamon Fern别名牛毛广东、紫萁、贯众出处始载于《长白山植物药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紫萁科植物分株紫萁的根茎。拉丁植物动

  • 大苞叶千斤拔

    药材名称大苞叶千斤拔拼音Dà Bāo Yè Qiān Jīn Bá别名麒麟尾、山萝卜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大苞叶千斤拔的根。秋季采收。原形态小灌木,高50厘米左右

  • 树葱

    《全国中草药汇编》:树葱药材名称树葱拼音Shù Cōnɡ别名石葱、蜈蚣草、毛兰来源兰科毛兰属植物树葱Eria pannea Lindl.,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研末。性味苦,

  • 蒙自赤杨

    药材名称蒙自赤杨拼音Ménɡ Zì Chì Yánɡ别名桤木、旱冬瓜树、水冬瓜树(《云南思茅中草药选》),蒙自桤木(《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出处《贵州草药》来源

  • 乌药叶

    《中药大辞典》:乌药叶药材名称乌药叶拼音Wū Yào Yè别名蒡箕茶(《医林纂要》)。出处《本草拾遗》来源樟科植物乌药的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乌药"条。功能主治

  • 荆三棱

    《全国中草药汇编》:荆三棱药材名称荆三棱拼音Jīnɡ Sān Lénɡ别名泡三棱、三棱草来源为莎草科藨草属植物荆三棱Scirpus fluviatilis (Torr.)A. Gray[S.

  • 石蝉草

    《中药大辞典》:石蝉草药材名称石蝉草拼音Shí Chán Cǎo别名火伤叶、胡椒草(《广西药植名录》),散血胆、豆瓣七、散血丹、石马菜(《云南中草药选》),豆瓣绿、红豆瓣(《云南思

  • 细叶桉果

    药材名称细叶桉果拼音Xì Yè ān Guǒ别名桉果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细叶桉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calyptus tereticornis Smith.采收和储藏:春、冬季采收,

  • 黄鼠狼

    药材名称黄鼠狼拼音Huánɡ Shǔ Lánɡ别名青蕨(《广西药植名录》)。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金星蕨科植物肿足蕨的全株。全年可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60米。根状茎长

  • 管仲

    《中药大辞典》:管仲药材名称管仲拼音Guǎn Zhònɡ别名番白叶(《滇南本草》),翻白地榆、槟榔仁(《滇南本草》)整理本),翻背白草、白头翁、涩疙瘩(《贵州民间药物》),地管子(《云南思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