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川山橙果

川山橙果

药材名称川山橙果

拼音Chuān Shān Chénɡ Guǒ

别名石柑子牛奶子

来源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川山橙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lodinus hemsleyanus Diels

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粗壮木质藤本,长约6m。全株具乳汁;茎皮黄绿色;小枝。幼叶、叶柄、花序密被短绒毛。叶对生;叶柄长约5mm;叶片近革质,椭圆形或长圆形、椭圆状披针形,长7-15cm,宽4-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钝;叶面光泽,叶背中脉明显,被短柔毛。顶生聚伞形花序,花蕾长圆形,先端钝头;花白色;花萼裂片5,长圆形,先端急尖;花冠裂片5,长圆状披针形或长刺刀形,通常比花冠筒短,稀等长;副花冠小,鳞片状;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下部膨大处,花药与花丝等长。子房2室,花柱短,柱头扩大成圆柱状。浆果椭圆形,具尖头,长达7cm,直径约3cm,成熟时橙黄色或橘红色。种子多数,长椭圆形或两侧压扁。花期5-8月,果期7-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500m的山地疏林、山坡、路旁、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甘;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通经下乳;止血;解毒。主月经不调;乳汁不通;肠痔下血;痈肿疮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鲜品适量,捣成绒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黄藤

    《中药大辞典》:黄藤药材名称黄藤拼音Huánɡ Ténɡ别名土黄连(《南宁市药物志》),藤黄连(《广西中药志》),黄连藤(《中国药植图鉴》),伸筋蘑、山大王(《广西药植名录》),大

  • 地胆草

    药材名称地胆草拼音Dì Dǎn Cǎo别名草鞋根、草鞋底、地胆头、磨地胆、苦地胆、地苦胆[云南]、理肺散、牛吃埔、牛托鼻、铁灯盏来源为菊科地胆草属植物地胆草Elephantopus scab

  • 野棉花根

    药材名称野棉花根拼音Yě Mián Huā Gēn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毛茛科植物野棉花的根,春季或秋季采挖,去净茎叶,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棉花"条。生境分部产于云

  • 茶子木花

    药材名称茶子木花拼音Chá Zǐ Mù Huā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山茶科植物油茶的花朵。冬季采收。化学成分花瓣、花托、花蕊、子房等含槲皮素、杨梅树皮素、山柰酚的糖甙、芸香甙等。性

  • 雾水葛

    《全国中草药汇编》:雾水葛药材名称雾水葛拼音Wù Shuǐ Gě别名粘榔根、啜脓羔来源荨麻科雾水葛属植物雾水葛Pouzolzia zeylanica (L.)Benn.,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

  • 臭菘种子

    药材名称臭菘种子拼音Chòu Sōnɡ Zhǒnɡ Zi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臭菘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mplocarpus foetidus(L·)Salisb.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

  • 大乌泡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乌泡药材名称大乌泡拼音Dà Wū Pào别名大红黄袍、乌袍来源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大乌泡Rubus multibracteatus Levl. et Vant.

  • 盐麸子根

    药材名称盐麸子根拼音Yán Fū Zǐ Gēn别名文蛤根、五倍根、泡木根、耳八蜈蚣(《分类草药性》)。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的树根。四时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盐

  • 石菖蒲花

    药材名称石菖蒲花拼音Shí Chānɡ Pú Huā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花蕾。功能主治《岭南采药录》:"调经行血。"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

  • 菝葜

    《全国中草药汇编》:菝葜药材名称菝葜拼音Bá Qiā别名金刚藤、铁菱角、马加勒、筋骨柱子、红灯果来源百合科菝葜属植物菝葜Smilax china L.的根状茎。其叶也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