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尖叶子打虫药

尖叶子打虫药

药材名称尖叶子打虫药

拼音Jiān Yè Zi Dǎ Chónɡ Yào

出处始载于《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腾冲过路黄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machia tengyuchensis Hand.Mazz.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草本。茎自匍匐生根的基部上升,长15-50cm,近圆柱形,基部以上稍增粗,直径1.5-2mm,被淡黄色长达1mm的多细胞柔毛,主茎的节间疏离,长可达9cm。叶交互对生,很少3枚轮生或在茎上部互生,茎端的之对密集,常较茎下部的稍大;叶柄长2-10mm;叶片卵圆形,长11-37mm,宽7-25mm,先端锐尖,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上面深绿色,下面较淡,略带粉绿色,两面均被淡黄色具节糙伏毛,下面较密,侧脉2-3对,在下面稍明显。花通常2-3朵生于茎端叶腋,密聚成头状花序状或稍疏离,花梗长3-8mm,密被柔毛;花萼长7-10mm,5深裂近分离,线状披针形,宽1.5-2mm,背面被淡黄褐色多细胞柔毛,两面均有无色腺点;花冠黄色,内面基部橙红色,长13-15mm,基部合生部分长3-4mm,先端5裂,裂片阔披针形,宽5-6mm,先端锐尖;雄蕊5,花丝基部合生成高约2mm的筒,分离部分长约3mm,花药长圆形,长约2mmm子房上位,密被多细胞柔毛,花柱长达8mm,被疏毛。蒴果近球形,直径约4mm。花期5-7月,果期6-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400m的溪旁灌丛中及稻田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西南部。

功能主治驱虫。主蛔虫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叶:驱蛔虫。

临床应用民间常用此药驱蛔虫。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栓皮栎

    药材名称栓皮栎拼音Shuān Pí Lì别名青杠碗、软木栎、粗皮栎、白麻栎来源壳斗科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lume,以果壳入药。生境分部辽宁、河北、山西、陕

  • 红藤蓼

    药材名称红藤蓼别名竹叶舒筋、大活血、舒筋草、鹿蝉通筋草来源蓼科红藤蓼Polygonum emodi Meisn.,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味淡,微温。功能主治舒筋活血。主治跌打损伤,风湿痛。

  • 马齿苋

    《全国中草药汇编》:马齿苋药材名称马齿苋拼音Mǎ Chǐ Xiàn别名马齿菜、马苋菜、猪母菜、瓜仁菜、瓜子菜、长寿菜、马蛇子菜来源本品为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以

  • 野菱

    药材名称野菱拼音Yě Línɡ别名刺菱、菱角出处1.《纲目》云:“野菱自生湖中,叶、实俱小,其角硬直刺人,其色嫩青老黑。”2.《纲目拾遗》记载:“刺菱乃小菱也,生杭州西湖里,六桥一带多有之,以其四角尖

  • 大团囊虫草

    药材名称大团囊虫草拼音Dà Tuán Nánɡ Chónɡ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麦角菌科真菌大团囊虫草的子座。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dyceps ophioglossoides(Ehrenb.)

  • 小芸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芸木药材名称小芸木拼音Xiǎo Yún Mù别名癞蛤蟆跌打[云南]、鸡屎木、山黄皮[广西]来源芸香科小苹果属植物金叶小柑Micromelum integerr

  • 葫芦茶

    《全国中草药汇编》:葫芦茶药材名称葫芦茶拼音Hú Lu Chá别名剃刀柄、虫草、金剑草、咸鱼草、百劳舌、鲮鲤舌来源豆科山蚂蝗属植物葫芦茶Desmodium triquetrum (

  • 细叶卷柏

    《全国中草药汇编》:细叶卷柏药材名称细叶卷柏别名柏地丁、地柏枝[云南玉溪]来源蕨类卷柏科细叶卷柏Selaginella labordei Hieron.,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

  • 八角金盘

    药材名称八角金盘拼音Bā Jiǎo Jīn Pán英文名Japanese Fatsia别名手树、金刚纂出处始载于《台湾药用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八角金盘的叶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

  • 苦芦骨

    药材名称苦芦骨拼音Kǔ Lú Gǔ别名五节芒、巴茅果、马儿杆、牛草果来源禾本科苦芦骨Miscanthus floridulus (Labill.) Warb.,以虫瘿入药。生境分部江苏、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