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小果野葡萄藤

小果野葡萄藤

药材名称小果野葡萄藤

拼音Xiǎo Guǒ Yě Pú Tɑo Ténɡ

别名补刀藤、穿过山、山葫芦、假葡萄葡萄血藤、野葡萄、大血藤、果麻栓。

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小果野葡萄的根皮或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tis balanseana Planch.

采收和储藏:冬季挖取根部,洗净,剥取根皮,鲜用或晒干。全年或夏、秋季采茎叶,洗净,切碎,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小果野葡萄木质藤本。有间断性卷须;枝圆柱状,幼枝和叶柄有白色蛛丝状绵毛,老时逐渐脱落。单叶互生;叶柄长2.5-6cm;叶片卵状心形,长3.5-9cm,宽3-9cm,先端渐尖,基部宽心形,边缘有疏而短的尖锯齿,两面无毛;5条基出脉在下面隆起,网脉明显。花杂性,圆锥花序与叶对生,长5.5-13cm,花序轴细,有时有白色蛛丝毛;花小;花萼盘状,无毛;花瓣5,长1.5-2mm,先端合生成帽状;雄蕊5,与花瓣对生;子房上位。浆果近球形,直径4-8mm,熟时深蓝色。种子2-4颗,背面有横纹。花期2-8月,果期4-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灌木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性味涩;平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清热解毒。主风湿瘫痪;劳伤;赤痢;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叶桉

    药材名称大叶桉拼音Dà Yè ān别名蚊仔树来源为桃金娘科桉属植物大叶桉Eucalyptus robusta Smith,以叶入药。全年可采,阴干备用。原形态常绿乔木,高5~15米,树皮粗糙,有槽纹,

  • 石床

    药材名称石床拼音Shí Chuánɡ别名乳床、逆石、石笋来源药材基源:为钟乳液滴下后凝积成笋状者。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alactite采收和储藏:石灰岩山洞中采集,除去杂石,洗净。原形态晶体结构属

  • 紫绿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绿草药材名称紫绿草拼音Zǐ Lǜ Cǎo别名阿伯秀[苗语]来源荨麻科粗齿冷水花Pilea fasciata Franch.,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性味

  • 獾油

    《全国中草药汇编》:獾油药材名称獾油拼音Huān Yóu来源鼬科动物狗獾Meles meles L.的脂肪经加工而成。秋冬捕捉。炮制取肉油,洗净,切碎,置锅内炼油,去渣,放冷后加入冰片适量(

  • 两面刺

    药材名称两面刺拼音Liǎnɡ Miàn Cì别名白马刺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两面刺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rsium chlorolepis Perak ex Hand.-Mazz.采收和储

  • 黄草花

    药材名称黄草花拼音Huánɡ Cǎo Huā出处《月王药诊》已有记载。《四部医典》载:"生长在灌本林中,叶厚,花黄白色。"可见本品在唐代西藏已入药。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灰绿黄茧的全草。拉丁植物动

  • 红楤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楤木药材名称红楤木拼音Hónɡ Sǒnɡ Mù别名棘茎楤木来源五加科红楤木Aralia echinocaulis Hand.-Mazz.,以根入药。生境分部浙

  • 小草乌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草乌药材名称小草乌拼音Xiǎo Cǎo Wū别名鸡足草乌、细草乌来源毛茛科翠雀花属植物滇北翠雀花Delphinium delavayi Franch.,以块根入药。夏秋采挖,放入

  • 水黾

    《中药大辞典》:水黾药材名称水黾拼音Shuǐ Miǎn别名水马(《本草拾遗》),水爬虫(《纲目》),婆子(《东医宝鉴》),水和尚,水豆油(蔡邦华《昆虫分类学》)。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水黾科昆虫水黾的

  • 岩丸子

    药材名称岩丸子别名石鼓子、一口血、独牛来源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植物柔毛秋海棠Begonia henryi Hemsl.,以块茎入药。秋后挖取块茎,洗净晒干或鲜用。性味甘、苦,微寒。功能主治解毒,散瘀,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