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女贞叶

女贞叶

《中药大辞典》:女贞叶

药材名称女贞叶

拼音Nǚ Zhēn Yè

别名冬青叶(《海上方》),土金刚叶、爆竹叶(《贵州民间方药集》)。

出处《纲目》

来源木犀科植物女贞叶片,全年可采。

性味《纲目》:"微苦,平,无毒。"

功能主治祛风,明目,消肿,止痛。治头目昏痛,风热赤跟,疮肿溃烂,烫伤,口腔炎。

①《纲目》:"除风散血,消肿定痛。治头目昏痛,诸恶疮肿,珩疮溃烂,久者以水煮,乘热贴之,频频换易,米醋煮亦可。口舌生疮,舌肿胀出,捣汁含浸吐涎。"

②《贵州民间方药集》:"外敷止因伤出血,消炎消肿,治汤火伤。内服可止咳嗽,止吐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汁含漱、熬膏涂或点眼。

复方①治赤眼:以新砖二片,冬青叶五斗,捣自然汁,浸砖数日,令透取出,掘地坑架砖于内,四下空,覆之日久,侯砖上粉霜起,取霜,入脑子少许,无亦得,点眼大妙。(《海上方》冬青方)

②治风热赤眼:雅州黄连二两,冬青叶四两。水浸三日夜,熬成膏,收点眼。(《简便单方》)

③治火烫伤:女贞叶、酸枣树皮金樱子树皮。麻油熬成膏,搽患处。(《湖南药物志》)

④治口腔炎、牙周炎:女贞鲜叶捣汁含漱。(《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临床应用①治疗烧伤和放射性损伤

女贞叶0.5斤入麻油1斤中煎,待叶枯后去叶,加黄蜡(冬天2.5两,夏天3两)熔化收膏。外敷损伤处,每日1次,治30例Ⅰ~Ⅲ°烧烫伤及放射性损伤,面积由1~20%不等,均取得治疗效果。本药之特点为创面愈合速度较快,Ⅱ烧烫伤8天左右可愈合,放射性损伤10天左右可愈合。且此药具有清热、消炎,止痛,生肌作用,在使用时不需特殊消毒。

②治疗急性菌痢

取新鲜女贞叶制成200%浓度煎液。每次口服20~30毫升,每日3次,疗程1周。同时加用阿托品口服止痛。共治86例,结果3天治愈者34例,6天治愈者36例,9天治愈者2例,有2例服药2天好转,因中断治疗,1周内复发,经再服药6天治愈,其余12例服药2~3天后疗效不佳而改用他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女贞叶

药材名称女贞叶

拼音Nǚ Zhēn Yè

别名冬青叶、土金刚叶、爆竹叶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女贞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gustrum lucidum Ait.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常绿灌木或乔木,高可达25m。树皮灰褐色。枝黄褐色、灰色或紫红色,圆柱形,疏生圆形或长圆形皮孔。单叶对生;叶柄长1-3cm,上面具沟;叶片革质,卵形、长卵形或椭圆形至宽椭圆形,长6-17cm,宽3-8cm,先端锐尖至渐尖或钝,基部圆形,有时宽楔形或渐狭。圆锥花序顶生,长8-20cm,宽8-25cm;花序梗长达3cm;花序基部苞片常与叶同型,小苞片披针形或线形,凋落;花无梗或近无梗;花萼无毛,长1.5-2mm,齿不明显或近截形;花冠长4-5mm,裂片长2-2.5mm,反折;花丝长1.5-3mm,花药长圆形,长1-1.5mm;花柱长1.5-2mm,柱头棒状。果肾形或近肾形,长7-10mm,径4-6mm,深蓝黑色,成熟时呈红黑色,被白粉。花期5-7月,果期7月至翌年5月。

生境分部分布于陕西、甘肃及长江以南各地。

化学成分女贞叶含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对一羟基苯乙醇(p-hydroxyphenylethyl alcohol),大波斯菊甙(cosmossin),木(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luteolin-7-glucoside)[1],及丁香甙(syrin-gin)[2],熊果酸(ursolic acid)[3]。

药理作用用其鲜叶与干青蒿制成针剂,体外实验表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皆有抑制作用(试管法、平板法),其有效成分可能是丁香甙、鞣酸和青蒿的结合物。肌注后能很好的吸收,无明显毒性(兔、人)。

性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明目,解毒散瘀;消肿止咳。主头目昏痛;风热赤眼;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疮肿溃烂,水火烫伤;肺热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绞汁含漱;熬膏涂或点眼。

各家论述1.《纲目》:除风散血,消肿定痛。治头目昏痛,诸恶疮肿,疡疮溃烂,久者以水煮,乘热贴之,频频换易,米醋煮亦可。口舌生疮,舌肿胀出,捣汁含浸吐涎。2.《贵州民间方药集》:外敷止因伤出血,消炎消肿,治汤火伤。内服可止咳嗽,止吐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土沉香

    药材名称土沉香拼音Tǔ Chén Xiānɡ别名沉香[广东]、白木香、芫香、六麻树、女儿香、芽香树来源为瑞香科沉香属植物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 (Lour.) Gilg.,以含树脂

  • 土附

    《中药大辞典》:土附药材名称土附拼音Tǔ Fù别名土部、鲈鳢、荡部、荡鱼(《演繁露》),吐哺(《三才藻异》),土鲋鱼(姚可成《食物本草》),菜花鱼(《嘉兴县志》),鲋鱼(《湖州府志》),土鹜

  • 猫胡子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猫胡子花药材名称猫胡子花拼音Māo Hú Zǐ Huā别名小毛毛花、刺珠、青刺尖来源白花菜科山柑属植物猫胡子花Capparis acutifolia Sweet ssp.

  • 竹叶榕

    药材名称竹叶榕拼音Zhú Yè Rónɡ别名狭叶榕、水稻清、竹叶牛奶树来源桑科榕属植物竹叶榕Ficus stenophylla Hemsl.,以根、茎及全株入药。全年可采

  • 蜈蚣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蜈蚣七药材名称蜈蚣七拼音Wú Gōnɡ Qī别名牌楼七、黑驴蛋、大口袋花、大花囊兰来源兰科杓兰属植物大花杓兰Cypripedium macranthum Swartz,以

  • 复叶披麻草根

    药材名称复叶披麻草根拼音Fù Yè Pī Má Cǎo Gēn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复叶披麻草的根。秋、冬采收,洗净晒干。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燥湿,

  • 猪胆

    《中药大辞典》:猪胆药材名称猪胆拼音Zhū Dǎn出处《别录》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胆或胆汁,取得后,挂起晾干,或在半干时稍稍压扁,再干燥之。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猪肉"条。化学成分胆汁中

  • 帕梯果

    药材名称帕梯果拼音Pà Tī Guǒ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露兜树科植物分叉露兜树的果实。秋、冬采收,切片晒干。功能主治治痢疾。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摘录《中药大辞典》

  • 山皂角

    药材名称山皂角别名山皂荚、皂力板子、皂角刺、皂角针来源豆科山皂角Gleditsia horrida (Thunb.) Makino [G. japonica Miq.],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

  • 钝叶蔷薇

    《中药大辞典》:钝叶蔷薇药材名称钝叶蔷薇拼音Dùn Yè Qiánɡ Wēi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钝叶蔷薇的根。全年均可采挖。原形态钝叶蔷薇,又名: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