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吴萸叶五加

吴萸叶五加

药材名称吴萸叶五加

拼音Wú Yú Yè Wǔ Jiā

别名三加

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吴茱萸五加的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anthopanax euosiaefolius Franch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挖根,除去须根和泥沙,用木槌敲根,使木心与皮部分离,抽去木心,晒干。

原形态灌木或乔木,高2-12m。枝暗色,无刺;新枝红棕以,无毛,无刺。叶有3小叶,在长枝上互生,在短枝上簇生;叶柄长5-10cm,密生淡棕以短柔毛,不久即脱落;小叶片长6-12cm,密3-6cm,中央小叶片椭圆形至长圆状倒披针形,两侧小叶片基部歪斜,较小,下面脉腋有簇毛,边缘全缘或有锯齿,齿有或长或短的刺尖;小叶无柄或有短柄。伞形花序或复伞形花序,有多数或少数花;总花梗长2-8cm,无毛;花梗花后延长,无毛;萼无毛,边缘全缘;花瓣5,花时反曲;雄蕊5;子房2-4室;花柱2-4,基部合生,反曲。果实球形或略长,径5-7mm,黑色,有2-4浅棱,花柱宿存。花期5-7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3300m的森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安徽、浙江、江西、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味辛;微苦;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活血舒筋;理气化痰。主风湿痹痛;腰膝酸痛;水肿;跌打损伤;劳伤咳嗽;哮喘;吐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或浸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楸树

    药材名称楸树拼音Qiū Shù别名旱楸蒜台、金丝楸、梓桐、水桐来源紫葳科梓属植物楸树Catalpa bungei C. A. Mey.,以树皮、根皮、叶和果实等入药。春夏秋挖根剥皮,洗净晒干

  • 小一把抓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一把抓药材名称小一把抓来源蕨类中国蕨科小一把抓Aleuritopteris hopeana (C. Chr.) Ching,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淡,平。功能主治健脾胃,

  • 倒根野苏

    药材名称倒根野苏拼音Dǎo Gēn Yě Sū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蓝萼香茶散的全草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bdosia japonica(Burm.f.)Hara var.glaucoca

  • 塔黄

    药材名称塔黄拼音Tǎ Huánɡ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高山大黄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eum nodile Hook.F. et Thoms.采收和储藏:9-10月采挖根茎,除去泥土、杂质,

  • 葛仙米

    《全国中草药汇编》:葛仙米药材名称葛仙米拼音Gě Xiān Mǐ别名地软、地木耳、地耳来源藻类蓝藻纲念珠藻科念珠藻属植物念珠藻Nostoc commune Vauch.,以全植物入药。夏秋雨后采收,洗

  • 蓝花棘豆

    药材名称蓝花棘豆拼音Lán Huā Jí Dòu英文名all-grass of Skyblueflower Crazyweed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新华本草纲要》:河北、山西以根作为

  • 西藏马先蒿

    药材名称西藏马先蒿来源玄参科西藏马先蒿Pedicularis oliveriana Prain,以花入药。生境分部西藏。性味苦,寒。功能主治解毒,清热,燥湿。治食物中毒,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热性腹泻。用

  • 大三叶升麻

    药材名称大三叶升麻拼音Dà Sān Yè Shēnɡ Má英文名Rhizoma Cimicifugae Heracleifoliae别名关升麻、龙眼根、窟窿牙根来源为毛茛

  • 瓦韦

    《全国中草药汇编》:瓦韦药材名称瓦韦拼音Wǎ Wéi别名剑丹、七星草[北京]、骨牌草、小叶骨牌草、金星草来源蕨类水龙骨科瓦韦属植物瓦韦Lepisorus thunbergianus (Kau

  • 水翁根

    药材名称水翁根拼音Shuǐ Wēnɡ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水翁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istocalyx operculatus (Roxb.) Merr. Et Perry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