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亚黑管菌

亚黑管菌

《全国中草药汇编》:亚黑管菌

药材名称亚黑管菌

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亚黑管菌Bjerkandera fumosa (Pers. ex Fr.) Karst.,以子实体入药。

生境分部生于阔叶树的倒木上。

功能主治治子宫颈癌。

用法用量切成饮片,饭后熬煎或开水冲浸服用(只服浸出液),每2个为1个疗程。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亚黑管菌

药材名称亚黑管菌

拼音Yà Hēi Guǎn Jūn

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烟色烟管菌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jerkandera fumosa(Pers.ex Fr.)Karst.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收,采摘后切片,晒干。

原形态子实体一年生,平伏贴生至平伏而反卷,常上下叠生并左右连生。菌盖半圆形至贝壳形或扁扇形,(2-7)cm×(3-9)cm,厚4-10mm;盖面淡灰色至淡黄色,有灰色与黄褐色的绒毛相间排列形成的同心环纹,近基部生有小疣;盖缘薄、锐,全缘,波状,淡褐色至黑色。管口面近白色至灰白色或灰褐色,擦后变为黑色;管口近圆形至多角形,每1mm间3-5个,管壁厚,全缘。菌肉白色至材白色,软木栓质,干后成木栓质,厚2-6mm。在菌管与菌肉之间有一层明显的暗褐色分界线。孢子椭圆形至近圆形,无色,光滑,(5-7)μm×(2.5-4)μ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阔叶树的枯立木、倒木及枯枝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西南及河北、陕西、青海、江苏、福建、湖南、广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子实体无柄。菌盖贝壳形或扁扇形,长径3-9cm,短径2-7cm,厚2-10mm。表面赭石色、类白色、淡黄色或淡灰色,具细微绒毛,同心环节不明显,边缘薄,波状。管口面类白色或黑褐色,管口多角形,每1mm间3-5个。木栓质。气微,味淡。

性味微涩;平

功能主治抗癌。主子宫癌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开水浸。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黄疸树

    《中药大辞典》:黄疸树药材名称黄疸树拼音Huánɡ Dɑn Shù别名刺黄连、树黄连、土黄连(《广西中药志》),长叶小檗、土黄柏(《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三颗针(《广西中草药》)。

  • 玉簪花根

    药材名称玉簪花根拼音Yù Zān Huā Gēn出处《品汇精要》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玉簪花的根茎。秋季采挖,除去茎叶、须根,洗净,晒干或鲜用。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玉簪花"条。化

  • 土三七

    《中药大辞典》:土三七药材名称土三七拼音Tǔ Sān Qī别名菊三七,天青地红。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菊叶千里光的全草或根。6~8月采全草,8~9月挖根。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1米。茎直

  • 鸡嗉

    《中药大辞典》:鸡嗉药材名称鸡嗉拼音Jī Sù别名鸡喉咙(《卫生易简方》)。出处《纲目》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嗉囊。功能主治治噎膈不通,小便不禁,发背肿毒。《纲目》:"治小便不禁,及

  • 小红苏

    药材名称小红苏拼音Xiǎo Hónɡ Sū别名野木香叶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高原香薷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sholtzia feddei Levl.采收和储藏:8-10月采集地上部分,洗

  • 牛胆

    《中药大辞典》:牛胆药材名称牛胆拼音Niú Dǎn出处《本经》来源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胆囊或胆汁,从宰牛场收集,取得后挂起阴干或自胆管处剪开,将胆汁倾入容器内,密封贮藏。或加热使之干燥亦可。

  • 黑节草

    《中药大辞典》:黑节草药材名称黑节草拼音Hēi Jié Cǎo别名大黑节草、肝炎草、小接骨丹、大接骨草、四棱草出处《红河中草药》来源茜草科植物脉耳草的全草。全年可采,洗净,切段,晒干或鲜用。

  • 长柄秋海棠

    药材名称长柄秋海棠拼音Chánɡ Bǐnɡ Qiū Hǎi Tánɡ别名红八角莲。来源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长柄秋海棠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gonia smithiana Yu采收和储藏:

  • 硬质早熟禾

    《全国中草药汇编》:硬质早熟禾药材名称硬质早熟禾拼音Yìnɡ Zhì Zǎo Shú Hé别名龙须草来源禾本科硬质早熟禾Poa sphondylodes Tri

  • 水皂角

    药材名称水皂角拼音Shuǐ Zào Jiǎo别名关门草、山梅豆(《东北药植志》),金豆子(《贵州民间方药集》),水通(《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山扁豆(《贵阳民间药草》),山茶叶(《东北常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