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痧痘集解条。
证名。指喉部卒然肿痛。《备急千金要方》卷六下:“识喉卒肿,不下食,方以韭一把,捣熬薄之,冷则易。”
针灸术语。指针灸取穴或施术时患者躯体所采取的位置。《标幽赋》所载的“或伸屈而得之,或平直而安定”,即指此而言。体位一般分坐位、卧位和立位三种,详见各该条。
即四乌鲗骨一芦茹丸,见该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夏枯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即黄柏,详该条。
见《中国医学大辞典》。为麻秸之别名,详该条。
见《四川常用中草药》。为金刚散之别名,详该条。
十二经标本之一。《灵枢·卫气》:“足阳明之本,在厉兑;标在人迎颊下,上挟颃颡也。”颃颡,指喉头及咽峡部。
见《本草纲目》卷三十四。指脑。精神意识,记忆思维,视觉器官,皆发于脑,故称。详脑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