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鹿仙草

鹿仙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鹿仙草

药材名称鹿仙草

别名蛇菇

来源蛇菰蛇菰属植物筒鞘蛇菰Balanophora involucrata Hook. f. 的全草。秋季采,洗净晒干。

性味苦、涩,温。

功能主治壮阳补肾,健脾理气,止血。用于阳痿,神经功能症,慢性肝炎,胃痛,消化道出血,月经过多。

用法用量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鹿仙草

药材名称鹿仙草

拼音Lù Xiān Cǎo

别名不上莲、通天蜡烛石上莲、山菠萝

来源药材基源:为蛇菰科植物疏花蛇菰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lanophora laxiflora Hems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除去杂质,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草本,高10-20cm。全株鲜红色至暗红色,有时转紫红色;根茎分枝,近球形,长1-3cm,直径1-2.5cm,表面密被粗糙小斑点和淡黄白色星芒状皮孔。花茎高5-10cm;鳞苞片椭圆状长圆形,先端钝,互生,8-14枚,长2-2.5cm,宽1-1.5cm,基部几全包着花茎。花雌雄异株(序);雄花序圆柱状,长3-18cm,顶端渐尖,雄花近辐射对称,花被裂片通常5,近圆形,长2-3mm,顶端尖或稍钝圆;聚药雄蕊近圆盘状,中部呈脐状突起,花药5,小药室10,无梗或近无梗;雌花序卵圆形至长圆状椭圆形,向顶端渐尖,长2-6cm;子房卵圆形,具细长的花柱和短子房柄,聚生于附属体的基部附近;附属体棍棒状或倒圆锥尖状,先端截平或先端中部稍隆起,中部以下骤狭呈针尖状,长约lmm。花期9-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60-1700m的密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药理作用小鼠接种实体型肝癌H22后,次日开始灌服鹿仙草氯仿提取物500mg/(kg·d),连续7~10日,有显着的抗肝癌作用。小鼠分别灌服该提取物0.5g/kg, 1g/kg和2g/kg,未见中毒表现及死亡。鹿仙草氯仿提取物500mg/kg给犬灌服,对其血压、心率和呼吸均未见明显改变。

性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益肾养阴;清热止血。主肾虚腰痛;虚劳出血;痔疮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寒莓根

    《中药大辞典》:寒莓根药材名称寒莓根拼音Hán Méi Gēn出处《闽南民间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寒莓的根。性味①《闽南民间草药》:"酸,平,无毒。"②江西《草

  • 吴茱萸叶

    《中药大辞典》:吴茱萸叶药材名称吴茱萸叶拼音Wú Zhū Yú Yè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吴茱萸"条。化学

  • 洋葱

    《全国中草药汇编》:洋葱药材名称洋葱拼音Yánɡ Cōnɡ别名洋葱头来源百合科洋葱Allium cepa L.,以鲜茎入药。生境分部各地栽培。功能主治主治创伤,溃疡,阴道滴虫病,便秘。用法用

  • 樟木

    《中药大辞典》:樟木药材名称樟木拼音Zhānɡ Mù别名樟材(《本草拾遗》),香樟木(《药材资料汇编》),吹风散(《广西中药志》)。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樟科植物樟的木材,通常在冬季砍取樟树

  • 点腺过路黄

    药材名称点腺过路黄拼音Diǎn Xiàn Guò Lù Huánɡ别名女儿红、露天过路黄、露天金钱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点腺过路黄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machia hemsle

  • 山苏木

    药材名称山苏木拼音Shān Sū Mù别名干檀香、小青皮、小青香、小仙人掌、香疙瘩(《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土檀香(《广西药植名录》)。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檀香科植物沙针的根、叶。

  • 豪猪肉

    《中药大辞典》:豪猪肉药材名称豪猪肉拼音Háo Zhū Ròu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豪猪科动物豪猪的肉。原形态豪猪(《食疗本草》),又名:豪彘(《山海经》),狟猪、鸾猪(《山海经》

  • 灵砂

    药材名称灵砂拼音Línɡ Shā别名二气砂、神砂、平口砂、马牙砂、人造朱砂出处灵砂,宋代唐慎微首先将其着录于《证类本草》,据所载炼制方法:“用水银一两,硫黄六铢,细研,先炒作青砂头,后入水火既济炉,抽

  • 小无心菜

    《中药大辞典》:小无心菜药材名称小无心菜拼音Xiǎo Wú Xīn Cài别名雀儿蛋,鸡肠子草(《陕西中草药》),鹅不食草,露药(《贵州药植目录》),铃铃草、大叶米粞草(《湖南药物

  • 羊角桃

    药材名称羊角桃拼音Yánɡ Jiǎo Táo别名羊角草、蛇舌草、陌上番椒、田素香、目目箭、田香蕉来源玄参科母草属植物窄叶母草Lindernia angustifolia (B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