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足窍阴

足窍阴

经穴名。代号GB44。《灵枢·本输》原名窍阴,《圣济总录》名足窍阴。属足少阳胆经。井(金)穴。位于第四趾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处。布有趾背神经,趾背动、静脉和趾底动、静脉形成的动、静脉网。主治偏头痛目眩目痛耳聋胁痛,失眠,多梦,热病;以及高血压,肋间神经痛等。斜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猜你喜欢

  • 隔皮取脓散

    《疮疡经验全书》卷四方。驴蹄、五倍子各一两,炒荞麦面二斤,白盐五钱,草乌四钱。为末,水调作饼,慢火炙黄,去火毒,研细末,醋调成膏,摊贴患处。治一切肿毒。

  • 外感衄血

    病证名。指感受外邪所致的鼻衄。《症因脉治》:“外感衄血之症,恶寒身热,头疼身痛,鼻孔出血。”多因外感风热,或内有积热,外冒风寒,或太阳失表,热郁于经,阳明失下,热郁于里,或温病误用辛温,扰动经血所致。

  • 晏晡

    即黄昏,指戌时。《灵枢·病传》:“冬大晨,夏晏晡。”张景岳注:“晏晡戌时也。”参见十二时条。

  • 示从容论篇

    《素问》篇名。本篇主要说明诊病时,必须依据法度,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遇到疑难的病情,更须周密观察,详细分辨,从不易辨别的症候当中,辨别出异同来,才不致因粗率的诊断而贻误病机。文中列举了脾、肝、肾等病为

  • 草木便方一元集

    书名。4集。清·刘兴撰。刊于1870年。此书分为元、亨、利、贞四集,前两集收载药物508种,以七言歌诀形式,阐述各药性味、功用,并附药图。所载药物多属四川合阳赤水一带出产。后两集收录常用药方。现有清刻

  • 桂枝新加汤

    即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见该条。

  • 家秘知柏天地煎

    见《症因脉治》卷二。即家秘天地煎第二方,见家秘天地煎条。

  • 张涣养肺汤

    《证治准绳·幼科》集九方。紫菀、半夏(汤洗)、款冬花、炙阿胶各一两,人参、桂心各半两。为细末,每服一钱,加生姜二片,糯米五粒,水煎,去渣服。功能温养脾胃。治咳嗽。

  • 传症痨咳

    病名。指痨瘵病的咳嗽。传作传染解。《医学入门》卷五:“传症痨咳,即干咳、劳咳久者。”参见干咳、劳咳、痨瘵咳嗽条。

  • ①五治法之一。针对病邪所在,用针刺或汤药攻邪。根据部位有上取、下取、内取、外取、傍取等。②采用之意。《灵枢·颠狂》:“治之取太阴、阳明。”《素问·藏气法时论》:“取其经,厥阴与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