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赤浊

赤浊

病证名。①指以小便浑浊色赤为主要症状的疾患。见《世医得效方·大方脉科》。属便浊溺浊。实即血尿。详便浊、血尿条。②指溺孔常流浊物挟血的疾患,属精浊。《证治要诀·白浊》:“精者血之所化,有浊去太多,精化不及,赤未变白,故成赤浊,此虚之甚也。”详精浊条。

猜你喜欢

  • 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

    书名。又名《素问注证发微》。明·马莳注。9卷。刊于1586年。本书是《素问》全注本的一种,书中《内经》原文仍据林亿等校本分为81篇,但卷数则合并为9卷。作者对原文中一些难解的医理、词义逐篇逐节地予以注

  • 玉柱骨折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八十八。即天柱骨折。详该条。

  • 鱼鳅症

    病名。即乳蛾。《喉科心法》:“肉蛾形似鳅鱼,又称鳅症。红肿疼痛,痰涎上壅,饮食阻碍。”详乳蛾条。

  • 肝气实

    证名。见《外台秘要》卷十六。即肝气盛。《灵枢·本神》:“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详肝气盛条。

  • 仲景三十六种脉法图

    书名。宋·许叔微撰。卷数不详。据许氏《伤寒发微论》中记载:“余尝撰《仲景三十六种脉法图》,故知治伤寒当以仲景脉法为本。”《伤寒百证歌》也有类似记载。已佚。

  • 成安大夫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翰林医官院,始置于政和年间,官阶从六品,系以原军器库使之官职改称者。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 水谷泻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又名水谷利。指小儿食物不化,与水液杂下的腹泻。多因脾胃素虚,饮食不慎,以致食物不消化而成。《小儿药证直诀》:“食不消,脾胃冷,故不能消化,当补脾,益黄散主之。”若其症伴有

  • 甘石

    见《本草品汇精要》。为炉甘石之简称,详该条。

  • 循经考穴编

    针灸经脉专书。2卷。约成书于17世纪初(明末)。撰人佚名。此书专论经脉流注,对于经脉经穴进行了较详细的考证,并附人体脏腑内景图。现有1955年群联出版社的影印本。

  • 活命散

    【处方】防风1分,羌活1分,独活1分,干姜1分,细辛1分,草豆蔻半两,肉豆蔻半两,川芎半两,官桂1两,吴茱萸1两,干木瓜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上吐下泻,霍乱不止,面色青黑,命欲临死。【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