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种黄疸之合称。①《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九疸候,夫九疸者,一曰胃疸,二曰心疸,三曰肾疸,四曰肠疸,五曰膏疸,六曰舌疸,七曰髓疸,八曰肉疸,九曰肝疸。凡诸疸病,皆由饮食过度,醉酒劳伤,脾胃有瘀热所
病名。见明·万全《片玉心书》。即鹤膝风。详该条。
病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即如银内障证。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金铁锁之别名,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见《针灸学简编》。即夹脊穴,见该条。
丁通疔。即一曰麻子丁、二曰石丁、三曰雄丁、四曰雌丁、五曰火丁、六曰烂丁、七曰三十六丁、八曰蛇眼丁、九曰盐肤丁、十曰水洗丁、十一曰刀镰丁、十二曰浮沤丁、十三曰牛拘丁。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此十三种
见《本草蒙筌》。即母丁香,详该条。
出宋·孙用和《传家秘宝脉证口诀并方》。即砒石。详该条。
俗病名。出《外科启玄》卷七。即千日疮。详该条。
郁证之一。《赤水玄珠》卷十一:“胆郁者,口苦,身微潮热往来,惕惕然如人将捕之。治宜柴胡、竹茹、干姜。”参见郁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