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吴条。
病名。见《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九。常见于小儿。多由胎毒未净,肝胆不清,脾经湿热所致。症见耳上生疮,时发时止,或随月盈则剧,月亏则轻(《外科大成》卷三)。治宜解毒清热。方用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黄连温胆
病名。出《外科证治全书》卷三。即调疽。见该条。证治见指疔条。
①病证名。《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眯目者,是飞飏诸物,尘埃之类,入于眼中,粘睛不出。”类今之角膜、结膜表浅异物。宜及时取出。参见物偶入睛条。②上下眼睑微合之状。
出《岣嵝神书》。为柳花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陈念祖条。
同样都是以保养精气为目的。《灵枢·五乱》:“补泻无形,谓之同精。”
《外台秘要》卷七引张文仲方。蜀椒(出汗)、半夏各一升,炮附子一两。为末,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五丸,日三次。治胸中气满,心痛引背。
见《本草纲目》。为水红花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即蒲桃,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