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痰证自汗

猜你喜欢

  • 郭子和

    【介绍】:见郭雍条。

  • 诸阳之会

    指头面部。人体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面;十二经脉中,手三阳的经脉从手走向头部,足三阳的经脉是从头走向足部,手足三阳经皆会聚于头面,故称诸阳之会。《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诸阳之会,皆在于面。”

  • 葵子

    出《金匮要略》。为冬葵子之简称,详该条。

  • 四金丸

    见《校注妇人良方》卷七。即左金丸,见该条。

  • 经脉的通路。《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中气穴,则针游于巷。”

  • 督脉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灵枢·经脉》:“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脉从尾闾骨端的长强穴分出,挟着脊柱两侧上至项部,散布在头上,下行的络脉,下行到肩胛部,左右走向足

  • 鲮鲤甲

    出《名医别录》。为穿山甲之别名,详该条。

  • 浮虚

    水肿在皮腠间,按之复起。或称气肿。《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阳明所至,为浮虚。”

  • 钻齿疳

    病名。出《外科正宗》:“小儿钻齿疳,牙根穿出齿龈,内外芒刺,嘴唇作痛。”即钻牙疳。详该条。

  • 刺血拔罐法

    即刺络拔罐法。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