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狼尾巴花

狼尾巴花

《中药大辞典》:狼尾巴花

药材名称狼尾巴花

拼音Lánɡ Wěi Bɑ Huā

别名狼尾珍珠菜、狼巴草、红丝毛、酸溜子(《陕西中草药》),重穗排草(《中国经济植物志》)。

出处《陕西中草药》

来源报春花科植物重穗珍珠带根全草。花期采摘,阴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70厘米,全株密被柔毛。有根状地下茎,地上茎直立,绿色,有时带红色。叶互生或近对生,线状长圆形至披针形,长6~10厘米,宽8~15毫米。总状花序顶生;苞片线状钻形;萼片5裂;花冠白色,5裂;雄蕊5,基部连合成筒;雌蕊1。蒴果球形,包于宿存花萼内。花期夏季。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草地、路旁灌丛或海边田埂。分布东北、华东、华中、西南及河北、陕西、甘肃等地。

性味酸苦,平。

①《陕西中草药》:"苦微酸辛,平。"

②《陕甘宁青中草药选》:"酸涩,平。"

功能主治调经散瘀,清热消肿。治月经不调,痛经血崩,感冒风热,咽喉肿痛,乳痈,跌打扭伤。

①《陕西中草药》:"活血调经,散瘀消肿,解毒生肌,利水,降血压。治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无名肿毒,咽喉疼痛,肺痈,跌打损伤,骨折,水肿,高血压症。"

②《陕甘宁青中草药选》:"清热凉血,解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泡酒。外用:捣敷或研粉撒。

注意《陕西中草药》:"孕妇忌服。"

复方①治月经不调,痛经:红丝毛、益母草各三钱,月季花马鞭草各二钱。水煎服。

②治小儿发热:红丝毛、灶心土各三钱,白茅根、淡竹叶各二钱。水煎服。

③治急性淋巴管炎:鲜红丝毛适量,捣烂外敷。

④治咽喉肿痛:鲜红丝毛、鲜马兜铃根各三钱。切碎,加开水适量,捣汁服。

⑤治乳痈:红丝毛五钱,葱白七个。酒、水各半煎服。

⑥治痢疾:红丝毛五钱。水煎服。

⑦治腰扭伤,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红丝毛二两。泡酒一斤,5~7天后取服。每次5~10毫升,一日二次。(选方出《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狼尾巴花

药材名称狼尾巴花

拼音Lánɡ Wěi Bɑ Huā

别名重穗排草、活血莲、红四毛草、狼巴草、红丝毛、酸溜子、狼尾花、血经草、铁梗将军、百日疮

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虎尾草的全草或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machia barystachys Bunge

采收和储藏:花期采挖,阴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0-100cm。根细,根茎横走,茎直立,单一或有短分枝,上部密被长柔毛。叶互生或近对生;叶无柄或近无柄;叶片线状长圆形至披针形,长6-10cm,宽8-15mm;先端尖,基部渐窄,边缘多少向外卷折,两面及边缘疏被短柔毛,表面通常无腺点。总状花序顶生,花密集,常弯向一侧呈狼尾状,长4-6(12)cm,后渐伸长,果时可达30cm;花序轴和花梗均被柔毛;苞片条形,长约6mm;花梗长4-6mm;花萼近钟形,长约3.5mm,5深裂,裂片长圆形,外面被柔毛,边缘膜质,呈小流苏状;花冠白色,5深裂,裂片长圆状披针形,长为花萼的3-4倍;雄蕊5,雄蕊长为花冠的一半,基部连合成筒;雌蕊1。蒴果球形,包于宿存的花萼内。种子多数,红棕色。花期5-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路旁灌丛或海边田梗。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以及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含有甙类化合物,甙元为山柰酚(kaemperol)和槲皮素(quercetin)[1]及生物碱(alkaloids)[2]。

性味苦;辛;性平

归经肺;肝;肾经

功能主治活血利水;解毒消肿。主月经不调;风湿痹痛;水肿;小便不利;咽喉肿痛;乳痈;无名肿毒;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泡酒;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敷。

复方①治月经不调,痛经:红丝毛、益母草各三钱,月季花马鞭草各二钱。水煎服。②治小儿发热:红丝毛、灶心土各三钱,白茅根、淡竹叶各二钱。水煎服。③治急性淋巴管炎:鲜红丝毛适量,捣烂外效。④治咽喉肿痛:鲜红丝毛、鲜马兜铃根各三钱。切碎,加开水适量,捣汁服。⑤治乳痈:红丝毛五钱,葱白七个。酒、水各半煎服。⑥治痢疾:红丝毛五钱。水煎服。⑦治腰扭伤,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红丝毛二两。泡酒一斤,5~7天后取服。每次5~10毫升,一日二次。(选方出《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山葡萄

    药材名称山葡萄拼音Shān Pú Tɑo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光叶蛇葡萄的根及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pelopsis sinica(Miq) W.T.Wang var.hancei(Pla

  • 对叶散花

    药材名称对叶散花拼音Duì Yè Sàn Huā别名猪婆子藤、小鱼辣树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忍冬科植物宜昌荚蒾的茎、叶、根。茎、叶,生长旺盛时采收;根,全年可采。晒干。

  • 地血香果

    《中药大辞典》:地血香果药材名称地血香果拼音Dì Xuè Xiānɡ Guǒ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木兰科植物异型南五味子的果实。夏、秋采收。功能主治强心补肾,止咳祛痰。治肾

  • 鱼寄生

    药材名称鱼寄生拼音Yú Jì Shēnɡ别名鱼虱子、鱼怪来源为寄生在鱼胸鳍后的白色特别囊中的浪飘水虱科动物张氏鱼怪Ichthyoxenus tchangi Yu、祁氏鱼怪I. ge

  • 金乌贼(海螵蛸)

    药材名称金乌贼(海螵蛸)拼音Jīn Wū Zéi英文名OS SEPIAE来源本品为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de Rochebrune或金乌贼Sepia escu

  • 绵毛金腰

    药材名称绵毛金腰拼音Mián Máo Jīn Yāo英文名Shortwoolled Goldsaxifrage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绵毛金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

  • 卷伞菌

    药材名称卷伞菌别名卷缘网褶菌、落褶菌、台蘑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网褶菌科卷伞菌Paxillus involutus (Batsch) 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生于林内地上。分布于吉林、河北、山

  • 小木通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木通药材名称小木通拼音Xiǎo Mù Tōnɡ别名毛蕊铁线莲、过山龙来源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丝瓜花Clematis lasiandra Maxim.,以茎藤入药。秋季采收

  • 追骨风

    《中药大辞典》:追骨风药材名称追骨风拼音Zhuī Gǔ Fēnɡ别名八里花、八里麻出处《南京民间药草》来源为菊科植物蓝刺头的花序。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漏芦"条。功能主治泡酒服,治跌打

  • 绒背蓟

    药材名称绒背蓟拼音Rónɡ Bèi Jì别名猫腿姑来源菊科蓟属植物绒背蓟Cirsium vlassovianum Fisch以块根入药。春秋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