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伤寒草之别名。②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独脚乌桕之别名。各详该条。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指小儿腹大而有青筋者。见丁奚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黄三七之别名,详该条。
舌苔隆起如刺状。为热极之象。邪热越盛,芒刺越多,一般多为胃实热;有时也可根据芒刺所生部位区分邪热所在,如舌尖芒刺为心热,舌中芒刺为脾胃热,舌边芒刺为肝胆热。
见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条。
垂,耳垂珠;角,耳上角。《灵枢·五阅五使》:“墙下无基,垂角去外。”
见《江西民间草药验方》。为大蓟之别名,详该条。
见《河北药材》。为列当之别名,详该条。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大丁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东北植物药图志》。为老鹳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