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清代官吏、文人兼医家。字报之,号西池。广东南海人。雍正进士,旁通百家,以诗文名,历官辽阳等地。在思恩任官时,当地疫疠流行,曾施方药,因为官不得志,乃归田里行医。撰有《医碥》一书(1751年刊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即王烂疮。详该条。
病证名。《银海精微》:“不赤不疼泪出,是谓之风泪。”参见迎风流泪条。
见《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俗称眼粪。为眼部的分泌物。《审视瑶函》卷一:“眵多热结肺之实;眵多不结肺之虚。”宜结合眼部及全身证候辨证论治。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山小橘之别名,详该条。
指表证化热,病势向里发展。症见不恶风寒而反恶热,烦渴,小便黄赤,舌苔黄燥等。
即触诊。详该条。
病名。出《灵枢·经筋》。十二经筋病中的手太阳筋病。《灵枢注证发微》:“此证当发于五月之时,故名之曰仲夏痹也。”详手太阳经筋病候条。
书名。4卷。清·高砚五编,刊于1887年。砚五先世高锦龙,尝以《本草纲目》绘图屡经翻刻,已失其真,乃撰《本草图经》一书,逐种考订。书成后,旋毁于战火,仅余草部百十种药物。作者以此为基础,再加编绘而成此
①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作腰注,即腰俞。见该条。②正骨器械。出《医宗金鉴》卷八十七。用杉木四根,制如扁担形,宽一寸,厚五分,长短以患处为度,各以侧面钻孔,穿绳联贯即成。在患处先以醋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