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太白米

太白米

《全国中草药汇编》:太白米

药材名称太白米

拼音Tài Bái Mǐ

别名百合

来源百合科假百合属植物百合Notholirion hyacinthinum (Wils.)Stapf以小鳞茎入药。秋末采挖,晒干去壳备用。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宽胸理气,止咳止痛。用于心胃气痛,胸闷,咳嗽,呕吐。

用法用量0.5~2钱,水煎服或研粉吞服4~8分。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太白米

药材名称太白米

拼音Tài Bái Mǐ

别名九子

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假百合的鳞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otholirion bulbuldiferum(Lingelsh.)Srearm[Paradisea bulbulifera Lingelsh;notholirion hyacinthi-num(Wils.)Stapf]

采收和储藏:7-8月采挖小鳞茎,去外皮,阴干。

原形态百合多年生草本。茎高60-150cm,近无毛。鳞茎呈窄卵形或近圆筒形,由基生叶的基部增厚套叠而成,外具黑褐色膜质鳞茎皮;须根极多,其上生有多数小鳞茎;小鳞茎卵形,淡褐色,直径3-5mm。基生叶数枚,带形,长10-25cm,宽1.5-2cm;茎生叶呈条状被针形。总状花序有花10-24朵;苞片叶状,条形;花梗稍弯曲;花淡紫色或蓝紫色;花被片呈倒卵形或倒披针形,先端绿色;雄蕊与花被片近等长;子房淡紫色,柱头3裂,裂片稍反卷。蒴果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有钝棱。花期7月,果期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高山草丛或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四川、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鳞茎含甾体生物碱:太白米甙甲

性味辛;甘;苦;微温

功能主治理气和胃;祛风止咳。主脘腹胀痛;呕吐;风寒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6g;研末,1.2-2.4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狭叶香茶菜

    药材名称狭叶香茶菜拼音Xiá Yè Xiānɡ Chá Cài英文名root of Narrow-leaf Rabdosina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狭叶香茶菜的根。拉丁植

  • 单头紫菀根

    《中药大辞典》:单头紫菀根药材名称单头紫菀根拼音Dān Tóu Zǐ Wǎn Gēn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陀螺紫菀的根。夏、秋采收。性味微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复方①治急

  • 救军粮叶

    《中药大辞典》:救军粮叶药材名称救军粮叶拼音Jiù Jūn Liánɡ Yè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火棘的叶。原形态形态详"赤阳子"条。功能主

  • 地麻黄

    药材名称地麻黄拼音Dì Má Huánɡ别名粟米草(《植物名实图考》),地杉树(《贵州民间药物》),鸭脚瓜子草(《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番杏科植

  • 辣椒头

    《中药大辞典》:辣椒头药材名称辣椒头拼音Là Jiāo Tóu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茄科植物辣椒的根。功能主治治手足无力,肾囊肿胀。复方①治手足无力,有如瘫痪:辣椒头二个,鸡脚十

  • 黄茄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茄花药材名称黄茄花拼音Huánɡ Qié Huā别名格纹叶木槿、野棉花来源锦葵科黄茄花Hibiscus cancellatus Roxb.,以根、花入药。生境

  • 龙船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船花药材名称龙船花拼音Lónɡ Chuán Huā别名百日红、映山红、红缨树来源茜草科龙船花属植物龙船花Ixora chinensis Lam.,以根、茎及花

  • 小连翘

    药材名称小连翘拼音Xiǎo Lián Qiáo别名小翘(《唐本草》),七层兰、瑞香草(《质问本草》),奶浆草(《峨嵋药植》),大田基、小瞿麦(《南宁市药物志》),排草、排香草(《江

  • 墓头回

    《全国中草药汇编》:墓头回药材名称墓头回拼音Mù Tóu Huí别名追风箭、脚汗草、铜班道、虎牙草、摆子草来源败酱科败酱属植物异叶败酱Patrinia heterophy

  • 青娘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青娘子药材名称青娘子拼音Qīnɡ Niánɡ Zǐ别名青虫、相思虫来源芫菁科昆虫绿芫菁Lytta caraganae Pallas的干燥虫体。7~8月捕捉,沸水中烫死,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