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化脓灸

化脓灸

直接灸法之一种。是将艾炷直接置于穴位上点燃施灸,以使局部皮肤起疱,化脓,故名。施灸时先以甘油或葱、蒜汁涂抹灸处,然后放置艾炷施灸,每炷必须燃尽,除去灰烬,易炷再灸,灸满规定壮数。这种灸法由于热力较强,灼伤皮肤后,局部组织发生异常变化,加强了机体自然的抗病能力和修复作用,所以疗效较其它灸法优异。《针灸资生经》:“凡着艾得疱发,所患即瘥,不得疱发,其疾不愈。”化脓灸一般在灸后一周左右化脓,经4~6周结痂愈合,脱痂后留下永久性瘢痕,故亦称瘢痕灸。本法适用于哮喘,支气管炎,肺结核,瘰疬等慢性疾患;并可用于防病保健。

猜你喜欢

  • 失音嗽

    病证名。指咳嗽声音嘶嗄。多因热嗽、冷热嗽久延所致。《不居集》卷十五:“失音嗽。有热嗽失音咽疼,多进冷剂而声愈不出者,宜以生姜汁调消风散,少少进之,或只一味姜汁亦可。冷热嗽后失音者尤宜。嗽而失音者,非独

  • 病理约编

    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

  • 大明

    见日华子条。

  • 提气法

    针刺手法。出《针灸大成》。针至一定深度,先行紧提慢按六数,得气后,微微捻针并将针轻轻提引,使针下经络气聚。用治局部麻木、发凉等。

  • 清风汤

    《疡医大全》卷三十五方。白芍药一两,人参、当归各五钱,白术、栀子、牡丹皮、沙参、天花粉各三钱,川芎二钱,柴胡、连翘、甘草各一钱。水煎服。治肝经风热血燥所致的顽疮,症见疮生内股,敛如豆许,翻出肉一块,宛

  • 心圣图说

    见心圣图说要言条。

  • 腹中干痛

    证名。指不吐不泻、痛有间歇的腹痛,多因虫扰作痛。《医方考·腹痛门》:“腹中干痛有时者,虫痛也。……干痛者,不吐不泻而但痛也。”治用雄黄槟榔丸;甚者,加吐下驱虫药。参见虫积腹痛条。

  • 化骨莲

    见《草药手册》。为玉簪花之别名,详该条。

  • 秘方

    即禁方。详该条。

  • 心血瘀阻

    心血凝滞,脉道瘀塞的病证。多由心气虚或心阳虚,血运无力所致。亦可因情绪激动,或劳累受寒,痰浊凝聚等而诱发。症见心悸,心前区刺痛或闷痛,并常牵引至臂内侧,尤以左臂为多见。病轻者痛势不剧,时作时止,重者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