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上廉

上廉

经穴名。代号LI9。出《针灸甲乙经》。《圣济总录》称手上廉。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前臂背面,阳溪穴曲池穴连线上,距曲池穴3寸处。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桡神经深支;桡动脉肌支与头静脉。主治头痛目眩肠鸣腹痛肩膊痠痛,手臂麻木,上肢不遂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②经穴别名。即上巨虚,见该条。③廉,即边缘;5廉,即某处的上侧缘。《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

猜你喜欢

  • 古法新解会元针灸学

    见会元针灸学条。

  • 扪法

    ①刺法名。指出针后,以手指扪按穴位,掩闭针孔,无令正气外泄的方法。补法多用之。《针经指南》:“扪者,凡补者出针时用手扪闭其穴也。”《针灸问对》:“补时出针,用手指掩闭其穴,无令气泄,故曰扪以养气。”适

  • 火府

    指小肠。心为火脏,小肠与心相表里,故称小肠为“火府”。

  • 野万年青

    见《四川中药志》。为爵床之别名,详该条。

  • 经行口糜

    病证名。亦称经前口疳。指每值临经或经行时口舌糜烂,每月如期反复发作。多由心胃之火上炎所致。若平素思虑过度,耗及心阴,胞脉属心而络于胞中,经期经血下注、心阴益虚、心火亢盛,上炎口舌,或肾精不足,虚火上炎

  • 疔疮草

    见《浙江民间草药》。为苍耳之别名,详该条。

  • 沈氏桑尖汤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三方。嫩桑枝尖五钱,汉防己三钱,当归身(酒炒)二钱,黄芪、茯苓各一钱半,威灵仙、秦艽各一钱,川芎、升麻各五分(或加人参)。水煎服。治指尖痛麻。

  • 丹道九篇

    书名。道家著作。明·伍守阳撰。全书以问答方式写成,主要回答太和有关道家修炼的九个问题,故名。另外,本书又以阐“天仙正理直论”为旨,故又名《仙佛合宗》。

  • 白背丝绸

    见《生草药手册》。为白鹤藤之别名,详该条。

  • 病证名。详厥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