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杂病源流犀烛》卷廿二:“睛高突起,由风热痰饮,渍于脏腑,蕴积生热,热冲于目,致眼珠突起,是名睛胀。”即突起睛高。详该条。
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透骨香之别名,详该条。
脉学著作。清·管玉衡撰。管氏在三十二辨中,论述了诊脉大法,浮、沉、迟、数、滑、涩六脉所统共二十九脉的阴阳所属及其形象;详叙十二经脉源流、循行及病状,并探究脉学中的一些变化情况及切脉法等。现有《珍本医书
骨名。出《灵枢·五变》。解剖学同名骨。在眼眶的下外侧,左右各一。
见《本草纲目》。为藜之别名,详该条。
位于乳房中央突起的尖端部分。属肝,有病多按肝经病变治疗。
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一。即额疽发生在左右额角者。见该条。
见朱振声《妇女病续集》。多指胎儿畸型。
运气术语。指客气六步运动中,位于司天、在泉左侧的二气。参间气条。
《症因脉治》卷一方。桑白皮、地骨皮、甘草、龙胆草、栀子、黄芩。水煎,加青黛,冲服。治肩背痛属木火刑金,左关脉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