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树皮
见《玉局方》。即樟树皮。详该条。
见《玉局方》。即樟树皮。详该条。
参补阴、强阴条。
古病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即中消,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膻中疽。见该条。
【介绍】:见缪希雍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泽泻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两手有发热感觉。见《素问·至真要大论》。明·吴崑注:“火怫于中,故手热。”手热并可见于虚损痨瘵等病。参见手心热、五心烦热等条。
指伤寒禁吐之证。①太阳病应发汗禁吐。②少阳病禁吐。③少阴病膈上有寒饮者禁吐。
方书名。又名:《续易简方》。6卷。宋·施发撰于1243年。作者鉴于王硕《易简方》一书所选之方,失之过简,且对“虚实冷热之证无所区别”,故除对该书选方予以评述外,补充160余方。并对王氏原书中若干不同学
①泛指切脉时指下有脉的跳动感。②疮疡辨脓扪诊方法之一。即引手。见该条。
①指人中沟。出《灵枢·经脉》,又名水沟。在鼻下方、唇上方的皮肤纵沟部,为手足阳明经与督脉交会之处。古人认为此处可作望诊膀胱和子宫的参考。②水沟穴的别名,见《针灸资生经》。详水沟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