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张正条。
出《新修本草》。为瓦松之别名,详该条。
即化痰丸第一方。见化痰丸条。
耵聍的俗称。详该条。
见《福建民间草药》。又名马鞍藤、马蹄草、海薯藤。为旋花科植物二叶红薯Ipomoea pescaprae(L.)Sweet的全草。分布广东、广西、福建等地。辛、微苦,微寒。祛风除湿,消肿散结。①治风湿痹
熄风法之一。是以滋阴为主,消除因阴虚而动风的治法。在热性病晚期,热伤真阴,表现为身热不甚但羁留不退,手足心热、面红、虚烦不眠、咽干口燥、神倦心慌,甚或耳聋、手足蠕动或抽搐,舌干绛少苔,脉虚数或细数,可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蝮蛇之别名,详该条。
脉象之一。脉往来艰涩,如轻刀刮竹。《脉经》:“涩脉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主血少伤精,津液亏损,或气滞血瘀。可见于贫血、心机能不全等病症。
病名。见《伤科补要》卷二。即肘关节脱臼。详手臂出臼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即三丫苦,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