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治法之一。使用寒凉药以治疗真热假寒证,或使用温热药以治疗真寒假热证,称假反。以其治疗系顺从疾病假象的假象,实质上仍属正治法。故称。
见《兰室秘藏·阴痿阴汗门》。即固真汤,见该条。
名词。见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即胞宫。详该条。
正骨器械。见《医宗金鉴》卷八十七。用熟牛皮一块,长五寸,宽三寸,两头各开两孔,夹于伤处,以棉绳穿之,紧紧缚定。适用于肩部骨折、断碎,尤其是肱骨颈部的骨折固定。
见《吉林医药参考资料》(1):32,1971。为刺玫果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红河中草药》。为大黄药之别名,详该条。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铁苋之别名,详该条。
解剖名。见《伤科汇纂》。髃骨的别称。
书名。22卷。清·魏荔彤释义。成书于1720年。魏氏注解《金匮要略》,在汲取前人精义的同时,颇多个人发挥。并对所论病证的病机和治法,分析较详。但在释义中,间或杂有附会、不经之论。
证名。嘈杂的俗称。《杂病源流犀烛·嗳气嘈杂吞酸恶心源流》:“嘈杂者,即心嘈。”详嘈杂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