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即理中汤第一方,见理中汤条。
【介绍】:见杨时泰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粪箕笃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沈金鳌条。
真阴不足,津血亏损而致阳气浮越于上的病机。症见头目眩晕、面色潮红、目赤、咽干、喉痛、牙痛等。治宜滋阴降火。
即艾灸补泻,见该条。
见《江苏药材志》。为红旱莲之别名,详该条。
见面王条。
病名。《重楼玉钥》卷上:“牙匡之上,逐齿红肿,骨中极痛不可忍者,名爆骨搜牙。若通牙床上红肿,或在外牙床肿者,或在内牙床红肿,口内作烧生痰,名搜牙风。”治宜泻火解毒,消肿止痛。用紫地汤、五味消毒饮等加减
《证治准绳·女科》卷三方。橘红、桔梗、紫苏、人参各一钱,炒五味子三分。加生姜,水煎服。治上气喘急,不得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