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补脾不如补肾

猜你喜欢

  • ①中药炮制法之一。将药物隔水蒸熟,以便于制剂。如茯苓、厚朴蒸后易于切片。或加酒拌蒸,如大黄、地黄经蒸制后,熟大黄的泻下减弱,熟地黄便成温性而滋肾补血。②指身体蒸热之证。多由患热病后,不慎口腹或兼犯房劳

  • 疡科捷径

    外科著作。3卷。清·时世瑞撰。刊于1831年。此书为时氏家塾教本,故以歌诀形式写成。首论痈疽原委及辨证治则;次述身体各部疮疡、丹毒。词语简明,便于记诵,为初学中医的门径书。现存初刻本。建国后有影印本。

  • 漩浊

    指小便浑浊。见《世医得效方·大方脉科》。即便浊。详该条。

  • 铁石茶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照山白之别名,详该条。

  • 热无沉

    药物性能。出《本草纲目·序例》。热性药一般是向上向外,所以没有沉降的作用。但亦有例外,如巴豆性热,能向下通大便。

  • 凉粉柴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腐婢之别名,详该条。

  • 胸发

    病名。出《仙传外科集验方》。即井疽。见该条。

  • 毛山茶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山腊梅叶之别名,详该条。

  • 蛾症

    病名。即乳蛾。《冯氏锦囊秘录》卷六:“喉痹者,即缠喉风类也。……其候与前论蛾症相近,而治法不能无异。”参见乳蛾条。

  • 鹿耳苓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六棱菊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