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通吭、肮。人颈的前部;喉咙。②亢进、强盛。如“阴虚阳亢”、“亢则害,承迺制。”
病证名。不孕症型之一。由于带下病影响受孕的。《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九:“带下无子者,由劳伤于经血、经血受风邪则成带下,带下之病,曰沃与血相兼,带而下也。病在子藏,胞内受邪,故令无子也。”可根据带下病辨证
见《分类草药性》。为蜀葵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州军区空军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杜仲藤之别名,详杜仲藤条。
即叩齿法。《杂病源流犀烛·口齿唇舌病源流》:“《养性书》曰:齿宜朝暮叩以会神……若辟邪秽叩右齿,名曰击天磬。”详叩齿条。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幼科》又名交乳、鬾病、被鬾、中鬾。由“鬾乳”或乳食停滞而致的营养不良性疾病。《古今医统》:“怀孕乳儿,致令黄瘦,腹大脚软,名曰鬾病。”《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其候精神不爽,身体痿
证名。指两脚部肌肉麻木不适感。见《医学入门·痹风》。《张氏医通·麻木》:“湿热下流,两脚麻木,或如火燎者,二妙加牛膝作丸。不应,少加肉桂。”参见手足麻木、半身麻木条。
《洞天奥旨》卷八方。桔梗、桑白皮、麦门冬、天门冬、生地黄各三钱,炙甘草、黄芩、贝母各二钱,玄参五钱,陈皮五分,升麻一钱。水煎,食后服。治赤炎风疮。若左寸脉旺大,心火胜者,去黄芩,加黄连一钱。
见《药籢启秘》。为蟾蜍皮之处方名。详该条。
由菊科植物艾嵩的干叶制成。是以其色泽灰白,柔软如绒,故名。艾绒有粗细之分。粗者多用于温针或制作艾条,细者多用于制作艾炷。质地以陈年者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