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金匮要略》。为冬葵子之简称,详该条。
①湿和热相结合的病邪。致病可分别引致脾胃、肝胆及下焦大肠、膀胱等脏腑或皮肤筋脉的病证。《素问·生气通天论》:“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长,软短为拘,长为痿。”②温病中的一种。症见发热、头痛、身重而痛、
出《本草衍义》。为王瓜子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疰亦作注。指邪毒疠气传注心包所致的心痛。见《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三。《圣济总录》卷五十六:“凡人将理失度,阴阳俱虚,血气不足,复因风寒暑湿客忤邪恶之气,乘虚入于肌体,流注经络,伏留脏腑,毒击心包,
见《河南中草药手册》。为通经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疡医大全》。相当于耳源性颅内感染。参见黄耳伤寒条。
指膝关节。《素问·骨空论》:“膝解为骸关。”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夜关门之别名,详该条。
拔罐法的古代名。出《本草纲目拾遗》卷二。详火罐法条。
治疗胃阴不足的方法。临床用于饥而少食、脘腹不舒、口干唇燥、大便秘结、舌红少苔、脉细数等胃阴虚证候。常用方如益胃汤。常用药如北沙参、麦冬、石斛、玉竹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