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肺脾两虚

猜你喜欢

  • 风热喉闭

    病名。系指喉闭之因于风热者。《疮疡经验全书》卷一:“风热喉闭内外俱肿者,谓其人久积热毒因而感风,风热相搏,发出外来则壅喉间。其人面赤腮肿,身发寒热,喉中有块如拳,外色鲜红。”治宜疏风解毒,泻火消肿。可

  • 金义孙

    【介绍】:明代医生。履贯不详。曾任内医院医官,与全循义合辑《针灸择日编集》一卷(见闻人耆年《备急灸法》)。

  • 祛风立效散

    《罗氏会约医镜》卷六方。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白芷、川芎、蔓荆子各一钱,羌活、防风、桂枝各八分,细辛三分,苏叶四分,生姜五分。水煎热服,取汗。治外感风寒,头痛暴甚,畏风恶寒,脉紧而数。若寒甚者,冬季

  • 产后中柔风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柔风者四肢不收,或缓或急,不得俯仰也。由阴阳俱虚,风邪乘之,风入于阳则表缓,四肢不收也,入于阴则里急,不得俯仰也。产则血气皆损,故阴阳俱虚,未得平复,而风邪乘之故也。”

  • 鬈毛毒疮

    病名。《本草纲目》卷三十五上黄栢:鬈毛毒疮“生头中,初生如蒲桃,痛甚。黄栢一两,乳香二钱半为末,槐花煎水调作饼,贴于疮口。”

  • 气痞

    病证名。①指表邪因误下入里,无形之邪结于心下,按之柔和不痛的痞症。《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②指气膈。多因忧思郁结所致。《医方考·痞门

  • 无求子

    【介绍】:见朱肱条。

  • 金灯草

    见《履岩本草》。为酸浆之别名,详该条。

  • 伤食发热

    病证名。指食积内停所致的发热,多见于小儿《证治汇补·发热章》:“伤食发热,必气口紧盛或沉伏,头疼,呕恶,噫气吞酸,胸口饱闷,或胀或痛,手不可按,蒸蒸然热,明知其热在内也,消导则已。”《金匮翼·发热统论

  • 奶蓟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水飞蓟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