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州植物志》。为荷苞花之别名,详该条。
痰湿系秽浊之邪。故称。
经外穴名。见犊鼻条。
挛证之一。见《证治准绳·杂病》。详挛条。
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七。一般伤势较重,伤口血出、疼痛难忍、易于溃烂;如伤于致命处,亦可致死。治宜用生铁数斤,煮水外洗,并用地榆一斤、三七三两、苦参四两为细末和匀掺伤处,可止血止痛;或用白矾研末外掺
骨名。见《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又名柱骨。参见柱骨条。
①六淫病邪中的寒、湿等。与风、暑、燥、火等阳邪相对而言,性质属阴,致病每阻滞气化活动,故名。②指侵犯阴经的邪气。
见伤寒方经解条。
病证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九。即舌缩,详该条。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一。多因嗜食炙煿,或饮酒过多,热毒蕴结大肠,迫血妄行所致。症见大便下血,颜色鲜红,腹痛口渴,肛门灼热,舌红干燥,脉弦数等。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选用黄连丸、凉血地黄汤、